本網綜合 Hyonhee Shin 報導 朝鮮週三表示,朝鮮已經試射了一枚新型固體燃料高超音速導彈,該導彈射程為中程,朝鮮正在加緊研製下一代難以跟蹤和攔截的遠程火箭。
美國、中國、俄羅斯和其他國家近年來也一直在研發高超音速武器。
導彈如何工作?
它們發射的彈頭通常以五倍音速或約6200公里/小時(3850英里/小時)的速度飛行,一般在相對較低的高度飛行。
雖然高超音速武器被稱為高速武器,但分析人士指出,其主要特點不在於速度,而在於機動性,有時甚至可以與傳統彈道導彈彈頭相當或超過。
朝鮮在 2021 年的首次高超音速導彈試驗中使用了滑翔機形狀的彈頭,而在 2022 年的一次發射中使用了韓國軍方官員和分析人士所說的圓錐形機動再入飛行器(MaRV),即一種能夠機動擊中目標的彈道導彈彈頭。
朝鮮國家媒體稱,朝鮮最新試驗的目的是完善其武器庫,以便 “快速、準確、有力地打擊全球敵方的任何目標”。
將滑翔飛行器與導彈相結合,形成部分軌道轟擊系統(FOBS),可以進一步削弱對手的反應時間和傳統防禦機制。
相比之下,洲際彈道導彈(ICBM)攜帶核彈頭,通過彈道軌跡進入太空,但永遠不會進入軌道。
誰在領跑?
研究人員稱,今年2月,俄羅斯首次向烏克蘭發射了鋯石高超音速巡航導彈。俄羅斯總統普京將這種武器譽為新一代武器的一部分,莫斯科還在潛艇和護衛艦上進行了測試。
2021年,中國發射了一枚火箭,搭載了一架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該飛行器在繞地球一圈後,朝著目標巡航,但遺憾地未能成功到達目標。
2021年9月,美國表示已經測試成功了一種吸氣式高超音速武器。這意味著該武器可以像巡航導彈一樣在大氣層中自行飛行,這是自2013年以來該級別武器首次成功測試。
朝鮮的高超音速目標是什麼?
在 2021 年 1 月召開的執政黨勞動黨會議上,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將確保高超音速武器與發展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和核潛艇一樣,列為提升軍事實力五年計劃的五大關鍵目標之一。
2021 年 9 月,朝鮮將其首枚高超音速導彈稱為“戰略武器”,旨在增強其防禦能力,但一些韓國分析人士稱這次試驗失敗了。
2022 年初,首爾官員稱朝鮮試射了另一枚導彈,可能是另一枚高超音速導彈,它在相對較低的高度飛行,速度可達音速的 10 倍(12,340 公里/7,670 英里/小時)。
今年1月,朝鮮發射了第一枚採用固體燃料驅動的導彈,以確保在準備時間更短的情況下能夠更快地發射。
去年9月,金正恩罕見地訪問俄羅斯,視察了莫斯科的高超音速導彈和其他武器。
這有什麼關係?
全球對高超音速武器的推動是軍備競賽的一部分,在軍備競賽中,亞洲小國正努力與軍事大國一起發展先進的遠程導彈。
高超音速武器和 FOBS 有可能躲過導彈防護罩和預警系統的攻擊,因此令人擔憂。
韓國航空航太大學教授張永坤錶示:中遠程高超音速導彈可以有效打擊關島,同時避開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