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Laurie Chen、Kevin Yao 和 David Kirton 報導 美國對中國和任何購買或組裝中國商品的國家加緊徵收關稅,北京感到被逼到了牆角,正準備打一場經濟消耗戰。
華盛頓上周對全球幾乎所有國家徵收了至少 10%的進口關稅,並對越南等國家徵收了更高的關稅,因為中國工廠一直在向這些國家轉移生產。這招致了中國的報復,隨後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發出了新的升級威脅。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政策顧問說:”誰先投降,誰就會成為受害者。這是一個誰能堅持得更久的問題”。
不過,中國沒有太多選擇。它將尋求亞洲、歐洲和世界其他市場的支持,但這可能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逃生閥門。
其他國家的市場比美國小得多,當地經濟也因關稅而受到衝擊。許多國家也對允許更多廉價中國產品進入持謹慎態度。
在國內,貨幣貶值是緩解關稅影響的最簡單方法,但這可能會引發資本外流,同時也會疏遠中國可能試圖爭取的貿易夥伴。迄今為止,中國允許人民幣貶值的幅度非常有限。
更多的補貼、出口退稅或其他形式的刺激措施可能會出臺,但這也有可能加劇工業產能過剩,助長通貨緊縮壓力。
多年來,分析人士一直主張採取刺激內需的政策。
但是,儘管中國政府發表了聲明,但在有意義地增加家庭消費方面卻鮮有作為,因為所需的大膽政策轉變可能會在短期內對製造業造成破壞。
鑒於中國運往美國的商品約為其進口商品(約 1600 億美元)的三倍,中國以關稅和出口管制回擊可能不會非常有效。但如果中國政府認為自己的痛苦閾值高於華盛頓,這可能是唯一的選擇。
迄今為止,中國對上周美國額外加征 34% 的關稅做出了類似的全面反擊。在特朗普威脅將額外加征50%的關稅升級之際,中國政府誓言要 “戰鬥到底”。
Gavekal公司的研究主管阿瑟·克羅伯說:”中國不可能給美國造成與它所受到的一樣大的痛苦,因為它擁有巨額貿易順差,而且除了稀土之外,出口管制還會給它帶來更大的損失。”
“但現在這已經不是重點了。北京此舉發出的信號是,它將反擊美國的統治努力,而且它完全樂於陷入一場經濟消耗戰”。
精確打擊
除了自己的全面關稅外,中國政府還可以利用其對一些戰略商品和部分企業界的控制來打擊華盛頓的痛處。
週五,中國在其出口管制清單上增加了七種稀土,此舉有可能切斷美國國防和技術部門所依賴的材料供應。
中國政府保留將管制範圍擴大到其他 10 種稀土或完全禁止對美出口的選擇權。
在企業界,特朗普曾表示有興趣分拆短視頻應用 TikTok 的美國業務。
但中國在這方面也有影響力,因為中國在 2020 年實施的規定要求該公司在向國外轉讓其 “秘方 “演算法之前必須獲得技術出口許可證。
消息人士告訴記者,在關稅宣佈後,中國表示不會批准這項交易。
中國政府還可以對美國公司實施制裁,或將其列入不可靠實體名單,到目前為止,該名單主要包括中國政府稱向臺灣出售武器的公司。從中國採購電池的美國無人機製造商Skydio就是一家面臨中國制裁的公司。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說:”我們的打擊是’精確打擊’。”
吳說:”首要任務是保持克制,其次是使用非對稱方法。”他補充說,這些方法包括出口管制。
政治賭博
隨著華盛頓和中國政府試圖給對方造成越來越大的痛苦,世界其他國家也被視為其貿易戰的附帶損害,很難想像一個緩和局勢的大協議會是什麼樣子。
經濟學家稱,特朗普平衡對華貿易的目標在中短期內是不可行的,因為一方是世界主要的生產國,而另一方則是最大的消費國。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以芬太尼前體而非貿易順差為由,對中國加征 20% 的關稅,這讓中國感到困惑,不知道特朗普具體想要什麼,並拒絕遏制中國的企圖,即使中國宣佈已做好談判準備。
中國諮詢公司 Plenum 的合夥人薄正源說:“中國並不認為美國的措施有利於營造適當的談判氛圍。”
如果無法迅速達成協議,那麼這可能會變成一場政治意志的較量,而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北京在這場較量中佔據上風。
週末,成千上萬的抗議者聚集在華盛頓和美國各大城市,抗議特朗普,特朗普也因其關稅引發的全球市場動盪而遭到華爾街的嚴厲批評。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太可能在他嚴格管控的國家遇到類似的阻力,如果需要,他可以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以緩解部分社會壓力。
香港大學商學院金融學教授陳志武說:“歸根結底,這將成為一場博弈,看哪個國家能夠真正更有效地管理本國人口,以管理這場貿易戰帶來的後續經濟後果。”
“特朗普必須面對,或者說至少共和黨政客必須面對很大的選舉壓力,而美國的媒體還相當自由,”他說。”所以我認為特朗普與中國進行政治鬥爭的能力並不是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