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公司 > 文章内容 返回
日產與本田 600 億美元巨額交易破裂內幕
发布:2025-02-12

本網綜合  Maki Shiraki, Daniel Leussink and Norihiko Shirouzu  報導  去年年底,日產汽車深陷困境,這時競爭對手本田提供了一條救命稻草:600 億美元的合作將幫助兩家日本汽車製造商與顛覆汽車行業的中國品牌競爭。

多年的銷售低迷和管理動盪使日產的實力大打折扣,尤其是在低估了其最大市場美國對混合動力車的需求之後。

但據六位熟知內情的人士透露,由於日產汽車的自尊心和對自身困境的警覺性不足,以及本田突然決定修改條款並提議讓日產汽車成為其子公司,合併談判在一個多月後破裂。

其中三人表示,日產汽車在 2020 年之前一直是僅次於豐田汽車的日本第二大汽車製造商,儘管其地位較弱,但它堅持在談判中獲得近乎平等的待遇。

其中三位消息人士說,本田向日產施壓,要求其進一步削減員工和工廠產能,但日產不願考慮關閉政治上敏感的工廠。他們說,日產給他們留下的印象是,儘管困難越來越多,但它認為自己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恢復。

三位人士說,這種不妥協的態度,再加上本田管理層認為日產公司決策緩慢,使這筆本可創建世界最大汽車製造商之一的交易化為泡影。

這篇報導講述了導致巨型合併失敗的各種力量,其中包括以前未曾報導過的資訊,包括日產希望保留工廠的細節、日產對本田要求進一步削減的壓力的抵制,以及日產內部對本田某些要求的反應。這篇報導基於路透社對十多位人士的採訪,由於話題敏感,所有採訪者均匿名。

在日產汽車面臨日益加深的危機之際,這篇報導揭示了其內部的新思路。這家歷史悠久的汽車製造商現在又面臨著美國對墨西哥生產的汽車徵收關稅的威脅,而墨西哥生產的汽車占其美國銷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日產和本田都將於週四公佈財報。

研究公司 Pelham Smithers Associates 的分析師朱莉-博特(Julie Boote)在談到日產汽車的動盪時說:“我認為這是一個管理問題。”他們完全高估了自己的地位和品牌價值,以及扭轉業務的能力。”

日產和本田拒絕就路透社消息來源描述的談判具體內容發表評論。

日產首席執行官內田誠(Makoto Uchida)上周拜訪了他的同行三部俊博(Toshihiro Mibe),表示在本田提出子公司建議後,他希望結束討論。

兩家汽車製造商都表示將在本月提供最新消息。

為時已晚

由於在中國和美國的銷售惡化,日產汽車在 11 月將利潤預期下調了 70%,令投資者大跌眼鏡。日產宣佈了一項扭虧為盈計畫,包括削減 9000 個工作崗位和五分之一的全球產能,但一些分析師認為這一計畫太少、太晚了。

Uchida 承諾放棄一半的工資,並表示他將集中精力使企業更加精幹、更具彈性。

12 月,日產和本田宣佈了合併計畫,這是自 2024 年 3 月以來雙方一直在進行談判的結果,當時雙方表示希望在技術上進行合作。

但其中兩人說,合併討論很快就在計算合併後公司的持股比例問題上碰了壁。

其中一人說,內田私下裏對這筆交易的前景表示懷疑。四位人士說,本田的經理們抱怨日產的決策太慢。談判的公開更新原定於 1 月底,後推遲到 2 月中旬。

兩位消息人士稱,本田公司的經理們認為日產公司的扭虧戰略缺乏細節,並對他們認為工廠產能削減不足感到沮喪。

路透社無法確定本田是否要求削減一定數量的工作崗位,或確定削減產能的具體工廠。

一位人士說,日產不想關閉工廠,因為這將迫使工廠的紙面價值減記,並損害其收益。

作為日產扭虧為盈計畫的一部分,日產已經承諾裁員7%。一位人士說,本田過去兩年在中國的裁員幅度更大,這很能說明問題。

一位熟悉日產汽車想法的人士說,本田方面似乎不願在其計畫上讓步,這意味著本田並不認為日產汽車與日產汽車是平等的。

九州訪問

1 月下旬,日產汽車公司高管阪本秀行訪問了日本西南部的九州島,宣佈了建立電池電動車工廠的計畫,該工廠將創造 500 個就業崗位。

在當地政界人士的陪同下,阪本表示,汽車製造商也不會削減現有九州工廠的產能。他說,九州是一個 “在地緣政治上極具競爭力的基地”,對未來的電動汽車計畫非常重要。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阪本訪問九州的第二天,本田的三部告訴內田,日產需要成為本田的子公司,而這一規定並不在兩家公司去年年底簽署的最初合併諒解備忘錄中。

路透社無法確定日產汽車在九州的聲明是否引發了米貝的舉動。然而,九州之行使兩家公司在最佳前進道路上的緊張關係更加明朗化。

九州並不是日產認為唯一不能觸碰的工廠。一位消息人士說,田納西州的士麥納、墨西哥的阿瓜斯卡連特斯和英國的桑德蘭都被視為公司電動車戰略的關鍵,汽車製造商不想關閉它們或減少它們的生產線。

兩位人士說,本田突然改變交易結構,反映出它對日產的談判進度越來越不耐煩。

其中兩人說,日產對這一舉動感到措手不及,因為它違背了之前商定的備忘錄。一位人士說,在日產公司內部,這一提議被視為 “無恥”,是對日產這家老牌汽車製造商尊嚴的侮辱。

雷諾是日產汽車的第一大股東,雷諾表示,雖然它並不瞭解討論的內容,但最新資訊表明,這項交易將導致 “本田收購日產汽車,而日產汽車的股東卻沒有獲得控制權溢價”。雷諾表示,這樣的結果是 “不可接受的”,並補充說它將 “積極捍衛 ”自己的利益。

新合作夥伴

目前還不清楚有什麼能讓汽車製造商重新回到談判桌前。其中三人表示,他們很可能會回到最初達成的技術合作協議。

根據雙方 12 月份簽署的諒解備忘錄,如果兩家公司同意結束討論,雙方都不需要支付 1000 億日元(約合 6.5 億美元)的分手費。

據路透社報導,日產汽車願意與包括富士康在內的新合作夥伴合作。富士康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富士康董事長劉永好週三表示,富士康的目標是與日產合作,而不是收購。

這家臺灣公司的電動汽車業務由前日產高管關淳(Jun Seki)領導,他一度被業內人士視為汽車製造商首席執行官的競爭者。

日本股權諮詢公司 Asymmetric Advisors 的策略師 Amir Anvarzadeh 說,富士康可能是比本田更慷慨的收購者,因為它需要一個汽車行業的品牌,而日產汽車也可能很有吸引力。

在談到日產汽車時,他說:“不管你對他們的汽車和資產負債表等有什麼看法,至少這個品牌還是相當有辨識度的。”

迄今為止,日本政府對本田與日產之間談判破裂的看法尚不明確,對富士康收購日產是否持開放態度也是如此,而富士康也是消費電子公司夏普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對於日產來說,現在的問題是管理層將採取什麼措施,Boote 說。

“他們對汽車行業的現狀以及日產公司真正需要做的事情缺乏現實的認識。”

(1 美元= 153.5600 日元)

上一篇:特朗普要求約旦接納加沙巴勒斯坦人;約旦國王反對遷移
下一篇:英國水務局(Ofwat)將就泰晤士水務公司環境延誤問題展開調查
相關推荐
  • 智元機器人合夥人王闖:我們是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最大企業
    链接阅读
  • 臺積電“銀色高速公路”首度公開!EUV光刻機生產晶片全程曝光
    链接阅读
  • 三星股價大漲84% 李氏家族將出售超80億元股份
    链接阅读
  • 安世宣佈中國區員工集體停薪、系統許可權全面中斷
    链接阅读
  • 阿裏計畫年內再度減持圓通速遞,逐漸收縮對“通達系”持股
    链接阅读
  • 賽諾菲10億歐元胰島素原料藥專案在京啟動,預計2032年建成投產
    链接阅读
  • 老鋪黃金計畫年內第三次提價,不足兩月現貨黃金累計漲幅近三成
    链接阅读
  • 3年虧超55億!中化國際7年鋰電夢碎,兩家子公司相繼破產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中国稀土磁铁出口下滑引发供应链担忧

2025-10-20

特朗普與默克集團達成協議 部分試管嬰兒藥物降價

2025-10-17

“驚喜”來了!新凱來子公司萬裏眼發佈超高速即時示波器,帶寬突破90GHz

2025-10-16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調增長預期 關稅衝擊小於預期

2025-10-15

歐洲增長將保持穩定,但財政成本不斷攀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

中國貨輪首航北極抵達英國 運貨時間縮短一半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