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數月,日本大米短缺,米價持續上漲引發全球關注。如今,隨著“米荒”顯示出緩解的跡象,日本消費者終於得以喘口氣。
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日前公佈的數據,截至6月15日當周,每袋5公斤大米的均價已跌至3920日元(約合27.03美元),這是自3月2日當周以來,米價首次跌破4000日元大關。
這也是米價首次回落至日本首相石破茂設定的目標區間。石破茂5月下旬提出將5公斤大米的價格降至3000日元至4000日元區間。
因2023年收成不佳以及遊客需求過大,日本米價在2024年下半年大幅上漲,今年上半年進一步加速上漲。
根據日本官方上周公佈的數據,今年5月,日本大米價格同比上漲101.7%,創下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最大漲幅。此前,日本4月份的米價同比增幅為98.4%,3月份為92.1%。
如今,日本的大米短缺問題似乎有所緩解。背後的原因包括政府投放大米儲備,以及零售商一直在出售從美國和韓國等國家進口的大米。
日本農林水產省上周表示,政府為平抑米價向市場投放多批儲備米後,儲備米庫存量降至15萬噸。日本政府決定緊急從國外進口大米,以應對災害等突發狀況。
不過,日本大米供應的恢復並不均衡,一些地方仍存在短缺。
受米價上漲影響,日本5月核心通脹率攀升至3.7%,為2023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準。這一剔除新鮮食品成本的數據高於經濟學家預期的3.6%,也高於4月3.5%的讀數。
日本央行官員近日表示,他們正密切關注大米價格,但米價大漲勢頭未來料將有所減緩。
來源:中國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