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百姓消費體驗”“就業、增收、消費需綜合考慮”“精神文化消費占比不斷提高”……今年中國兩會,消費成為熱話題,“新的消費增長點”備受關注。
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遊、體育賽事、中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這體現出民眾對更高、更新生活品質的追求,對精神文化消費的需要,將會帶動上下游全產業鏈發展,前景可期。
智能家居:改變生活場景的新賽道
過去是企業定義產品,現在的發展趨勢是消費者定義產品和使用場景。智能家居會帶來生活場景的改變,生活品質的提升。
發展智能家居產業會帶來整個行業的增長,是一個新賽道。“首先是家裝、家電產業,隨之帶動材料行業的發展。消費者需要的不是單一的家電、家居產品,而是完整的家居場景,比如智慧客廳、智慧浴室等。
人工智慧的應用可以為智能家居帶來更多人性化便利,尤其是適老化方向的進步。智慧適老是要為老年人創造一個既簡易又舒適的生活場景。
文娛旅遊:帶動產業更新的新引擎
2023年,文旅市場持續升溫。話劇、演唱會等一票難求,淄博、“爾濱”接連“刷屏”。接下來文旅市場的活力將被進一步釋放,並帶動相關產業更新提質。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民眾精神文化領域的消費需求會不斷增長。啟動消費、產業興旺、促進就業,三者是有機結合的,要針對民眾新需求,拓寬新的消費領域。
近年新興的冰雪旅遊、避暑旅遊、海洋旅遊等,更帶動了製造業發展,比如郵輪旅遊持續火熱,加速高端製造業優化升級,首艘中國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於去年11月交付,更有不少大型郵輪訂單在路上。文旅“一業興”,以及由此形成的研發、製造、分銷等各鏈條聯動,會帶動“百業旺”。
體育賽事:促進體旅融合的新動力
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十四冬”……專業運動員在賽場揮灑汗水的同時,“村BA”“村超”等鄉村運動也接連“出圈”。
體育賽事不僅是專業運動員的賽事,更要發揮多種價值,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更多體育愛好者“跟著賽事去旅遊”,在打造中高端的休閒度假旅遊產品結構中,體育元素起到了重要作用。
發展體育賽事,尤其是鄉村體育賽事,應聚焦特色,用好在地特有體育資源,不斷創新。他以貴州獨竹漂為例,“在發掘當地特色後進行統籌策劃,形成可持續性的賽事或節慶活動。
中國國貨“潮品”:引領生活方式的新風尚
今年春節,山東曹縣火了,“曹縣賣了3億元(人民幣)的馬面裙依然供不應求”等話題接連登上微博熱搜。從傳統美食到服飾,“中國國貨之光”接連湧現。中藥房配酸梅湯,菜市場做旗袍裙,成為年輕人的熱議話題。
山東曹縣一漢服基地展廳內,消費者挑選馬面裙。
文化與產業結合才能更好地落地。文化不能僅停留在宣導層面,通過文化產業“走新”“走心”,變成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才能有長久的生命力。
“新中式”從傳統變成流行,從小眾變成大眾,由此帶來的經濟價值和產業活力,一定是更加蓬勃向好的。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