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出現一個新遊戲,猜測哈裏斯會做什麼,或者想做什麼?這基本上毫無意義,所以更加有趣。
這毫無意義,因為拜登的副總統不大可能為國家安全、財政政策或其他任何事情制定完全成熟的替代方案。唯一的問題是,哈裏斯會有多大迴旋餘地。在備受矚目的貿易和產業政策領域,餘地可能不大。
拜登對克林頓和奧巴馬的路線進行大幅調整,這兩屆政府通常支持在國內和國外開放市場。他保留了特朗普對中國徵收的大部分關稅,並對其他產品增加一些關稅,包括電動汽車、半導體和關鍵礦產。他還保留了(雖然暫停實施)特朗普對鋼鐵和鋁徵收關稅的條款:這據稱促進國家安全,儘管針對歐盟和日本等國。
然而,認為拜登延續特朗普政策的常見觀點並不十分準確。特朗普對進口關稅的做法——他揚言如果贏得第二個任期將進一步大幅提高關稅——意在縮小美國的貿易逆差,但這是錯誤的判斷。
拜登的關稅措施更加精准。對中國徵稅目標遠大,而且至少在一定程度基於原則——這是他應對氣候變化以及減少對中國技術依賴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
拜登的科技和氣候變化雄心涉及高度干涉主義的產業政策,包括通過《通脹削減法案》和《晶片法案》等大手筆公共開支計畫以促進電動汽車、半導體和關鍵礦產等商品的生產。
拜登政府認為,關稅和“購買美國貨”對本土零部件的要求是一攬子計畫在政治上必要的一部分,以避免美國的開支只是幫助外國生產商賺錢的批評。
這些激勵措施都不大可能改變。公眾和國會都對中國懷有敵意,因此支持打造技術和工業獨立性。國會中有些人談論徵收外部的碳邊境稅,但幾乎沒有關於國內碳價的討論。如果哈裏斯想要繼續開展防止氣候變化的運動(作為加州環保主義者,她如果不麼樣做將非常奇怪),那要麼是用公共開支——假設國會允許,要麼什麼都沒有。
在選舉政治方面,威斯康星、賓夕法尼亞和密歇根這些本能採取保護主義的製造業州將在一段時間內繼續對總統大選起到關鍵作用。相對自由貿易的佛羅里達州在21世紀初和21世紀10年代是搖擺州,現在似乎穩居共和黨陣營。由於與墨西哥經濟融合,德克薩斯州也傾向支持開放貿易,開始向民主黨陣營轉向,但未來若干年可能還不會變成藍州。
哈裏斯也不大可能在民主黨內部遭遇有組織的行動,要求她回歸奧巴馬-克林頓時代的理念。向拜登經濟學的轉變有強大的意識形態和組織根源。它最初源自某些人的一種反應,針對的是美國看來無力應對中國這個正在崛起的大國。它是奧巴馬時代希拉裏·克林頓領導的國務院在“經濟治國方略”下培育出來的:現任拜登國家安全顧問的傑克·沙利文當時是國務院的政策規劃負責人。
拜登本人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傾向於產業政策。作為奧巴馬的副總統,他力推《2009年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中“購買美國貨”的國內採購條款,該法案是後全球金融危機時期的基礎設施投資計畫。當他在2020年當選總統時,他的直覺、計畫和人員都已經到位,可以做出這樣的改變。
來源:英國《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