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報道,據報導,英國商業和貿易大臣喬納森·雷諾茲14日表示,英國不打算效仿歐盟,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征關稅。
報導稱,雷諾茲是在當天出席英國政府組織的國際投資峰會間隙做出這番表態的。他表示,作為貿易大臣,自己確實有權力提出有關的建議,但目前英國汽車企業並未正式要求英國貿易救濟局對中國產電動汽車進行反補貼調查,因此政府還不會考慮相關的舉動。雷諾茲在今年7月參加七國集團貿易部長會議時,也曾作出類似表態。
雷諾茲同時強調,目前自己工作的“主要關注點”是為英國生產商提供的“繁榮、開放的出口市場”。2023年,英國共出口了約70萬輛汽車,包括日產、捷豹路虎和Mini等車型,其中約7%出口到中國,60%出口到歐盟27國。《金融時報》早前報導稱,這表明,與德國等其他國家相比,英國如果加征關稅,受到中國“報復”的風險較小。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今年1月的一篇報導中稱,與美國和歐盟相比,英國在對待中國電動汽車的問題上持更開放的態度,文章分析稱,這主要是因為中國電動車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能夠幫助英國政府實現其推廣更負擔得起的綠色交通網絡的願景。不過,文章也強調,英國政府和企業如何應對中國品牌的長期影響,還有待觀察。
2024年4月19日,江蘇蘇州,太倉港國際集裝箱碼頭,一批新能源汽車將運輸出口。視覺中國 圖
另據美國“政客新聞網”歐洲版報導,雷諾茲當天還表示,英國應該與中國“保持更多接觸”。他表示,雖然自己不認為目前中英關係如十年前一樣處於“黃金時代”,但兩國保持接觸是一件好事。雷諾茲還對英國前政府的中國政策進行了批評,稱與七國集團其他成員相比,過去幾年英國在對華關係上“是徹頭徹尾的局外人”,前任英國政府在與中方建立關係方面做得很少。雷諾茲認為,英國與中國的關係不同於美國或其他歐洲國家。
10月4日,歐盟委員會宣佈,對自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提議已獲成員國必要支持。有關關稅措施將於11月起實施。中國商務部10月12日發佈答記者問表示,自9月20日開始,中歐技術團隊在布魯塞爾共進行了8輪密集磋商。經過艱苦努力,雙方在一些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但遺憾的是,歐方始終未積極回應涉及中歐業界核心關切的問題,雙方還存在重大分歧,到目前為止,磋商仍未達成雙方均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英國《金融時報》7月18日曾發表評論稱,如果歐盟認真對待其汽車電動化的目標,問題就不在於是否從中國進口電動汽車過多,而在於歐盟自身產業轉型是否過於緩慢。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