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市三個月後,恒瑞醫藥向投資者交出了營收、淨利創新高的上半年成績單。
8月20日,恒瑞醫藥(600276.SH;01276.HK)發佈2025年半年度報告,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57.61億元,同比增長15.88%;歸母淨利潤44.5億元,同比增長29.67%;歸母扣非淨利潤42.73億元,同比增長22.43%;經營性現金流淨額達43億元,同比增長41.8%。營收、淨利及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均創往年同期新高。
恒瑞醫藥半年報
作為國內老牌藥企,恒瑞醫藥近些年成為國內醫藥行業創新轉型的代表,從財報數據可以看到,創新藥收入在其整體營收中的占比持續提升。2025年上半年,恒瑞醫藥創新藥銷售及許可收入95.61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比重60.66%,其中創新藥銷售收入75.7億元。
對外許可已成為恒瑞醫藥營業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報告期內,恒瑞醫藥收到默沙東2億美元以及IDEAYA 7500萬美元的對外許可首付款,並確認為收入。
此外,恒瑞醫藥在上半年達成了多項對外授權交易。具體來看,將脂蛋白(a)的口服小分子藥物HRS-5346在大中華區以外的全球獨家權益授權給默沙東,獲得2億美元首付款、最高17.7億美元里程碑付款、相應銷售提成;將口服GnRH受體拮抗劑SHR7280在中國大陸的獨家商業化權益及授權區域之外區域的優先談判權授予德國默克,獲得1500萬歐元首付款,並有權收取產品獲批後一定的里程碑付款及達兩位數百分比的銷售提成。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7月,恒瑞醫藥與GSK達成合作協議,將共同開發至多12款涵蓋呼吸、自免和炎症、腫瘤治療領域的創新藥物(含PDE3/4抑制劑HRS9821大中華區以外授權)。根據協議條款,GSK將向恒瑞醫藥支付5億美元的首付款,潛在總金額約120億美元的選擇權行使費和里程碑付款,以及相應的分梯度的銷售提成。此事成為中國創新藥從“單個產品出海”向“體系能力出海”進階的代表事件。
上半年,恒瑞醫藥共有6款1類創新藥獲批上市,6個創新藥新適應證獲批上市。在後續在研管線上,恒瑞醫藥還有100多個自主創新產品正在臨床開發,400餘項臨床試驗在國內外開展。報告期內,公司共有5項上市申請獲得受理,10項臨床推進至三期,22項臨床推進至二期,15項創新產品首次推進至臨床一期。2025年,國際知名諮詢機構Citeline發佈的《2025年醫藥研發年度回顧》顯示,公司自研管線數量位居全球第二。
上述圍繞創新藥取得的成績得益於較高的研發投入。報告期內,恒瑞醫藥研發投入38.71億元,其中費用化研發投入32.28億元。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擁有一支由5600餘名不同醫療領域專業人員組成的研發團隊。
在公佈半年報時,恒瑞醫藥還公告稱,將回購10億元至20億元的股份,用於實行新的員工持股計畫,2025年激勵規模不超過1400萬股。恒瑞醫藥強調,截至董事會審議通過本次回購方案之日,除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孫傑平將根據已披露的減持股份計畫執行外,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其他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股5%以上的股東在未來3個月、未來6個月暫無減持公司股份計畫。
8月20日收盤,恒瑞醫藥A股報62.85元/股,漲1.88%,市值4171.5億元;H股報78.55港元/股,跌0.57%,市值5213.5億港元。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