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視野 > 文章内容 返回
德國財長抵達北京,貿易鴻溝擴大,供應鏈動盪
发布:2025-11-17

本網綜合  Maria Martinez 報導 週一,德國財政部長成為新聯合政府首位訪華的代表。在創紀錄的貿易逆差擴大和供應鏈動盪之際,德國政府面臨著顯示自己掌握對華政策的壓力。

克林貝格(Lars Klingbeil)抵達北京是在德國保守黨領導的聯合政府上臺六個多月後。上月,德國外交部長約翰•瓦德弗(Johann Wadephul)取消了對中國的訪問,原因是中國拒絕就瓦德弗提出的議程舉行多數會晤。

德國官員強調,克林貝格將討論重大貿易問題,比如中國對稀土的限制。德國財政部一位消息人士表示,作為歐盟成員國,德國與負責貿易政策的歐盟官員事先就立場達成了一致。

克林貝格在啟程前往北京之前在柏林表示:“獲得關鍵原材料以及中國在鋼鐵和電動汽車等行業產能過剩的減少,對德國的經濟和就業至關重要。”

在國內,同樣重要的是,這個聯盟要表明,它最終能夠在北京得到一個聽證會,並掌控兩國關係。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貿易戰損害了德國的出口,使柏林容易受到中國商品進口激增的影響,並引發了新的供應鏈擔憂,最近的一次是稀土金屬和汽車晶片。

克林貝爾將會見賀立峰副總理,參加2015年建立的中德金融對話。陪同他出訪的有德國央行行長納格爾(Joachim Nagel)和一個由德國銀行和保險公司組成的小型代表團。

“歐洲和中國的關係非常曖昧。一方面,我們需要他們;另一方面,我們也擔心安全問題,”羅蘭貝格全球董事總經理丹尼斯•德普(Denis Depoux)表示。

週三,克林貝爾將前往上海會見德國中型企業的負責人,然後前往新加坡。

“果斷選擇”需要“政治意願”

最近幾周,中國對稀土元素的貿易限制,以及北京與荷蘭圍繞汽車晶片供應商安派瑞(Nexperia)出口的爭吵,在歐洲敲響了巨大的警鐘。

“最近幾個月的情況表明,中國的出口管制措施對德國工業的影響幾乎可以達到停產的程度,”華東德國商會(Germ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East China)執行董事兼董事會成員馬克西米利安•布泰克(Maximilian Butek)表示。“在稀土問題上,中國確實展示了實力。”

在德國,政界人士呼籲全面重新評估對華政策,一些人指責上一屆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s)領導的政府讓德國變得過於依賴中國,無論是作為工業出口市場,還是作為關鍵材料的供應商。

智庫Merics經濟與工業專案主管雅各布•岡特(Jacob Gunter)表示,只有“更果斷的痛苦”才能“讓政治意願做出一些果斷的選擇”。

德國議會週四任命了一個專家委員會,重新考慮對華貿易政策。

德國工商總會(DIHK)外貿主管沃爾克•特賴爾(Volker Treier)表示:“安派利亞的例子應該激勵我們展開對話,要求透明化——否則,商業問題就會被用作地緣政治問題。”

德國總理弗裏德裏希•梅爾茨(Friedrich Merz)領導的基民盟(CDU)外交政策發言人於爾根•哈特(Juergen Hardt)表示:“中國政府必須清楚,我們不能接受將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混為一談。”

與中國的貿易逆差擴大

特朗普的關稅正在推動中國企業將出口從美國轉移到歐洲。

德國工業聯合會(BDI)大中華區高級經理費迪南德•沙夫(Ferdinand Schaff)表示:“各行業正就與中國的競爭拉響警報——我們需要迅速採取措施,抵消扭曲,增強我們自身的競爭力。”

2025年前8個月,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根據國有國際經濟促進機構德國貿易與投資局的預測,今年德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將達到創紀錄的870億歐元(約合1014.6億美元)。

“隨著美國市場部分關閉,中國正試圖在這裏出售更多——我們的貿易統計數據顯示了這一點。這就是為什麼這次對話如此重要。”

今年1至8月,德國對華出口同比下降13.5%,而進口增長8.3%。

Merics的岡特說:“德國是唯一面臨中國工業產能過剩風險的國家,它將受到非常嚴重的打擊。”

上一篇:日本尋求平息與中國不斷升級的臺灣爭端
相關推荐
  • “挖到寶”了!中国國內首個千噸級超大型單體金礦床被探明
    链接阅读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
    链接阅读
  • 中國完成第一階段6G技術試驗
    链接阅读
  • 中國企業稱歐盟營商環境連續六年惡化
    链接阅读
  • 中國首艘1:1全尺寸商業載人飛船試驗艙艙體順利合艙,焊縫品質合格率100%
    链接阅读
  • 139.38億件!今年“雙11”旺季快遞業務量再創新高
    链接阅读
  • 180萬件!2024年中國專利申請量蟬聯全球第一
    链接阅读
  • 中企深度參與的非洲西芒杜巨型鐵礦正式投產,總投資逾200億美元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德國財長抵達北京,貿易鴻溝擴大,供應鏈動盪

2025-11-17

日本尋求平息與中國不斷升級的臺灣爭端

特朗普削減牛肉、咖啡等食品關稅 應對通脹擔憂加劇

美國缺席巴西氣候峰會,中國角色更顯重要

美韓公佈貿易協議中造船投資與潛艇合作細節

2025-11-14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