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Maria Martinez 報導 德國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在北京對中方官員表示,歐盟擬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並非“懲罰性”措施。
哈貝克的中國之行是自布魯塞爾提議對中國產電動汽車(EV)徵收重稅以來,歐洲高級官員首次訪華。布魯塞爾此舉旨在應對歐盟認為的中國對電動汽車的過度補貼。
中國在哈貝克抵達之前警告稱,在電動汽車問題上與歐盟的摩擦加劇可能引發貿易戰。
“必須明白,這些不是懲罰性關稅,”哈貝克在氣候與轉型對話的首次全體會議上說。
美國、巴西和土耳其等國曾使用懲罰性關稅,但歐盟沒有這樣做,哈貝克說。“歐洲做事的方式不同。”
哈貝克表示,歐盟委員會在過去9個月裏對是否中國企業從補貼中獲益進行了詳細審查。他表示,歐盟審查所導致的任何反制措施“並不是懲罰”,而是旨在補償中國政府給予中國公司的優勢。
哈貝克說:“應該實現共同、平等的市場准入標準。”
在會見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席鄭柵潔時,哈貝克表示,歐盟提出的關稅旨在與中國在貿易上實現公平競爭。
鄭柵潔回應稱:“我們將盡一切努力保護中國公司。”
鄭柵潔還表示,歐盟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徵收的進口關稅將損害雙方的利益。他告訴哈貝克,希望德國在歐盟內發揮領導作用,“做正確的事情”。
他還否認了關於中國存在不公平補貼的指控,稱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得益於技術、市場和產業鏈的綜合優勢,是在激烈競爭中培育出來的。
鄭柵潔在會見中表示,這一行業的增長“是競爭的結果,而不是補貼,更不是不公平競爭的結果”。歐盟的臨時性關稅將於7月4日生效,調查將持續至11月2日,屆時可能會徵收通常為期五年的終裁關稅。
哈貝克告訴中國官員,應討論歐盟報告的結論。
“現在重要的是認真利用報告提供的機會,進行對話或談判,”哈貝克說。
與鄭會面後,哈貝克與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進行了交談,王文濤表示,他將於週六晚間通過視頻會議與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瓦爾季斯·東布羅夫斯基斯討論關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