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Klaus Lauer和Rachel More報導:擔任德國議會議員半個多世紀的沃爾夫岡·朔伊布勒去世,享年81歲,結束了德國最長的政治生涯之一,他曾幫助確保德國在歐洲中心的地位。
朔伊布勒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都致力於重新統一國家,後來在歐元區債務危機期間擔任前總理安格拉·默克爾的財政部長。中右翼基督教民主黨(CDU)發言人週三表示,他於週二晚些時候平靜去世。
Schaeuble 1942年出生於南部城市弗賴堡,自1972年以來一直是議會議員。
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德國失去了一位富有個性的基督教民主黨人,他喜歡爭論,但從未忘記政治的真諦:讓公民的生活變得更好。”。
作為內政部長,代表西方的朔伊布勒是起草1990年8月柏林牆倒塌後簽署的德國統一條約條款的關鍵。
內政部長Nancy Faeser說:“他是戰後民主德國的縮影,和其他人一樣。”。
基民盟讚揚了朔伊布勒在金融事務中對穩定和責任的承諾,稱“他的遺產將載入德國和歐洲歷史的史冊”。
作為財政部長,朔伊布勒為德國應對歐元區危機的政策牽線搭橋,確保了默克爾保守派集團右翼對希臘三次救助的支持。
這種近乎不妥協的決心使他成為國內最受歡迎的德國政治家,也是國外最令人憎恨的政治家,並為他贏得了新聞雜誌《明鏡週刊》授予的“幕後總理”的稱號。
希臘前財政部長亞尼斯·瓦魯法基斯(Yanis Varoufakis)直言不諱地批評了柏林在債務危機最嚴重時宣導的緊縮政策,他在週三表示,歷史將嚴厲評判朔伊布勒。
瓦魯法基斯在他的網站上寫道:“沃爾夫岡·朔伊布勒是支持一個他自己不相信的貨幣聯盟的政治專案的化身。”
然而,對他的貢獻的讚揚來自歐洲各地,包括法國、斯洛伐克、荷蘭和義大利的領導人。
義大利外交部長安東尼奧·塔賈尼在接受《X》採訪時表示:“歐洲失去了一位堅定的支持者。“
朔伊布勒一直擔任財政部長,直到2017年接任聯邦議院下議院議長。1990年德國統一後幾天,他在一次競選活動中被槍擊三槍,這與他適應癱瘓的專注力如出一轍。
儘管這一努力為他贏得了保守派同僚和其他黨派議員的尊重,但他的職業生涯並非沒有挫折。
在20世紀90年代的一段時間裏,朔伊布勒被認為是前保守黨總理赫爾穆特·科爾的指定繼任者。1998年科爾競選失敗後,作為基民盟主席,朔伊布勒任命默克爾為其副手。
然而,這是一對持續不到一年半的搭檔:2000年,在一場資金醜聞後,默克爾在迫使他辭去基民盟領導層職務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默克爾於2005年接任並最終擔任總理。
默克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將懷念沃爾夫岡·朔伊布勒在德國的聲音,我個人也將懷念他的建議。”。“我為失去一位在許多方面塑造了我們國家的政治家而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