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上半年破產企業創近十年新高,預計影響14.1萬個工作崗位。
德國信用評級機構Creditreform近日發文表示,德國破產的公司數量正在持續上升。今年上半年,德國登記的企業破產數量為11900起,較去年同期增長了9.4%,達到十年來的最高水準。
“德國仍然處於嚴重的經濟和結構性危機中。”該機構經濟研究主管帕特裏克-路德維希·漢奇表示,德國企業正面臨需求疲軟、成本上升和不確定性等多重挑戰,目前破產風險仍然很高。預計到今年年底,德國企業破產數量將持續上升。
上半年,德國破產公司造成的損失估計為334億歐元,比一年前的297億歐元有所增加。由於大規模破產,面臨風險的工作崗位數量也有所增加,從去年的13.3萬名員工增加至14.1萬名員工。
分行業來看,包括餐飲業在內的服務業破產企業將近7000家,約占破產企業總量的六成;製造業受原材料和能源成本的上升影響,破產數量同比增長17.5%至940家;零售業受需求疲軟影響,破產公司數量同比增長13.8%至2220家。
Creditreform研究還表明,德國中型企業的破產率正在大幅上升。期間,中型企業的破產數量比平均水準高出16.7%,銷售額為500萬歐元或以上的大型公司的破產數量也有所增加。
漢奇表示,持續的高破產率引發連鎖反應。在過去的三年裏,消費者破產數量也呈上升趨勢。生活成本的急劇上升和失業,特別是在工業領域,給許多家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上半年約有37700起消費者破產案件,比前一年增長了6.6%。
儘管德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在2025年第一季度顯示0.2%的增長,但全球需求疲軟和不可預測的貿易政策繼續對經濟造成沉重影響。
德國IFO經濟研究所最近調查顯示,由於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德國出口商在6月的信心有所下降。2024年,美國成為德國的最大貿易夥伴,雙邊貨物貿易總額約為2530億歐元。
德國央行在最新半年經濟展望報告中預計,德國經濟在2025年將陷入停滯,未能延續此前預期的溫和增長。這標誌著德國經歷連續兩年的經濟衰退後,經濟復蘇仍難以起步。報告也指出,美國政府近期加征關稅及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是德國經濟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