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失去優先選擇權後,OpenAI牽手亞馬遜。
當地時間11月3日,OpenAI與亞馬遜雲科技(AWS)宣佈達成一項總額380億美元的為期多年的戰略合作協議,未來7年雙方將持續深化合作,OpenAI將獲得由數十萬顆由英偉達GPU組成的亞馬遜雲科技算力資源,並具備擴展至數千萬個CPU的能力。

亞馬遜雲科技發文官宣與OpenAI的合作
亞馬遜雲科技為OpenAI構建的基礎設施通過在同一網路中以Amazon EC2 UltraServers集群連接NVIDIA GPU(包括GB200與GB300),可在互聯系統間實現極低延遲通信,使OpenAI能夠以最佳性能高效運行AI任務。
亞馬遜CEO安迪·賈西(Andy Jassy)發文介紹,AWS將為OpenAI提供基礎設施,運行和擴展ChatGPT的推理、訓練以及智能代理(Agentic AI)工作負載。OpenAI將立即開始使用AWS的基礎設施,預計所有算力容量將在明年年底前完成部署,並具備在2027年及以後繼續擴展的能力。
OpenAI CEO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則表示,擴展前沿AI需要龐大且可靠的算力資源,與亞馬遜雲科技合作強化了廣泛的算力生態,將為新一代AI提供動力。

安迪·賈西(AndyJassy)在社交平臺發文介紹合作詳情
截至美股11月3日收盤,亞馬遜(AMAZON)股價漲4%,報收254美元/股。
OpenAI與AWS其實早有合作。早在今年8月,OpenAI的兩款開放權重基礎模型——gpt-oss-120b與gpt-oss-20b,就已通過Amazon Bedrock和Amazon SageMaker AI提供服務。
此後,OpenAI迅速成為Amazon Bedrock上最受歡迎的公開模型提供方之一,已有數千家企業包括Bystreet、Comscore、Peloton、Thomson Reuters、Triomics和Verana Health等使用其模型開展Agentic工作流、代碼生成、科學分析、數學推理等多種應用。
就在當地時間10月28日,OpenAI此前剛剛與微軟達成新協議,OpenAI完成重組後微軟持股約27%。同時,OpenAI將額外購買價值2500億美元的微軟Azure雲服務,作為交換,微軟不再擁有為OpenAI提供計算服務的優先選擇權。
當地時間11月1日,奧特曼又與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共同現身節目,對雙方最新合作進展、算力瓶頸、未來發展路徑等市場關注的問題進行了回應。
奧特曼表示,OpenAI的年度營收遠不止130億美元。公司有周密的規劃,清楚技術和能力的發展方向,以及能在此基礎上打造的產品和創造的收入。“當然,我們可能會失敗,這是我們在下的賭注,我們也承擔相應的風險。但如果沒有算力,我們將無法產生收入,也無法繼續推出這種規模的模型”。
同時,納德拉也明確指出,當前限制發展的最大問題已經不是算力過剩,而是電力,以及能否足夠快地在靠近電源的地方建成數據中心,“問題不在於晶片供應,而在於缺乏可以隨時入駐並通電的‘暖殼’(warm shells)數據中心”。他直言,微軟現在已經出現晶片積壓的情況,“如果做不到,就會有一堆晶片只能‘躺’在倉庫裏”。
在採訪中,奧特曼還透露,OpenAI或將在2027年上市。據外媒報導,OpenAI此次IPO(首次公開募股)的估值可能高達約1萬億美元。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