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自達5日發佈財報,今年4月至6月淨虧損達421億日元(約合2.8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淨利潤498億日元的盈利狀況形成鮮明對比。
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馬自達雖然在日本國內市場銷量有所增長,但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在美銷量下滑。全球來看,該公司二季度銷量同比減少2.8%至30.1萬輛,銷售額同比下降8.8%。
此外,馬自達還公佈了其本財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的盈利預測,預計本財年淨利潤將達到200億日元,較上財年下降82.5%,預計淨銷售額為4.9萬億日元,同比下降2.4%。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稱,美國市場約占馬自達全球銷量的三成,是其最重要的盈利市場。而馬自達在美銷量主要依賴對美出口,根據馬自達的數據,美國政府加征的進口汽車關稅對其營業利潤造成了約700億日元的負面影響。
馬自達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asahiro Moro表示:“北美是我們最重要的市場。日本和美國將汽車進口關稅率定為15%的協議具有重大意義。我們相信,這將有助於維持並強化日本製造業及其供應鏈的價值。”不過,Moro也指出:“關稅從之前的2.5%提高至15%,給企業管理帶來了沉重的短期負擔。我們不會放鬆繼續全面加速營收結構改革的計畫。”
馬自達的困境並非個案,多家日本汽車製造商都面臨類似挑戰,特別是那些對美國市場依賴度較高的企業。日本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日本對美國出口汽車數量約137萬輛,占其總出口量的三成以上。
來源:中國極速財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