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視野 > 文章内容 返回
從汽車產銷、外貿大盤看中國經濟前景
发布:2025-05-14

當前全球經濟復蘇受阻,中國經濟前景如何?各方從不同角度給出分析,最近兩組數據引人關注。
  
一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5月12日公佈數據顯示,今年前4月,中國汽車產銷量歷史上首次雙雙超過100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9%和10.8%。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64.2萬輛,同比增長52.6%。汽車這一戰略性、支柱性產業的亮眼表現,折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深層邏輯。
  
有外媒分析認為,中國車企不僅在國內蓬勃發展,還在贏得全球市場。僅比亞迪一家,4月的整車出口量就達到近8萬輛,同比增長超90%,映照中國車企在海外市場的巨大影響力。
  
二是海關總署5月9日發佈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4%,較一季度加快1.1個百分點。其中4月份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5.6%,出口同比增長9.3%。外貿逆風而行,一個重要方面就在於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有力托舉。
  
對此,新加坡《聯合早報》、德新社等多家外媒用“超出預期”予以評價。路透社報導稱,面對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4月中國出口依舊保持接近兩位數的增速,表明近期密集出臺的多項政策措施發揮了積極作用。
  
透過兩組數據,人們不僅感受到中國經濟的韌性,更看到中國經濟的廣闊前景。
  
(一)
  因時因勢逆週期調節,政策效力激發超大規模市場潛力。
  
中國汽車去年產銷量均超3000萬輛,出口超500萬輛,表明產業增長主要還是靠內需拉動。
  
商務部5月12日發佈數據顯示:自2024年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以來,累計補貼申請量已突破1000萬份。外媒稱,中國汽車以舊換新政策有效對沖美國關稅對消費者信心的影響。
  
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達322.5萬份,其中汽車報廢更新103.5萬份,置換更新219萬份。換新的汽車中,新能源汽車占比超53%。這充分表明,汽車以舊換新政策有效促進消費增長和綠色轉型。
  
今年3月,中辦、國辦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支持地方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推動汽車、家電、家裝等大宗耐用消費品綠色化、智能化升級;開展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拓展汽車改裝、租賃、賽事及房車露營等汽車後市場消費。
  
消費品以舊換新,不僅惠及數千萬家庭,也有力拉動了大宗耐用消費品銷售增長,正是“兩新”政策效力的一個生動注腳。一季度,“兩新”政策帶動全國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9%,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6%。
  
面對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還需要進一步穩固、外部衝擊影響加大的形勢,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統籌國內經濟工作和國際經貿鬥爭”,部署一攬子政策舉措,同時充分備足預案。
  
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擴圍提質實施“兩新”政策,加力實施“兩重”建設……一批撬動性強、可感可及的政策舉措正在推開。市場有所呼、政策有所應,市場信心足、社會預期穩。
  
實踐告訴我們,善於抓住影響面廣、外溢性強的突出矛盾集中發力、攻堅突破,就能起到以點帶面、綱舉目張的效果。
  
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正是我們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信心所在。“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形成合力,中國經濟的治理效能,正在為高質量發展打開想像空間。
  
發揮國家發展規劃戰略導向作用,完善政策統籌協調機制,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促進多目標動態平衡,我們完全有能力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
  
(二)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新質生產力撬動經濟活力。
  
今天的中國汽車業,如同一場科技創新的井噴。
  
寧德時代發佈納新電池,擁有超1萬次的迴圈壽命,能夠在零下40攝氏度的環境下保持90%的能量保持率;走進廣汽傳祺宜昌工廠焊裝車間,超500臺機器人協同作業,最快52秒就有一輛新車下線……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無處不在,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準動態平衡,正從理念照進現實。
  
打通堵點,攻克難點,創造消費亮點。五菱汽車開發的全新智能座艙,以95%高識別率秒懂8種方言及12種重口音;華為發佈全球首款全液冷兆瓦級超充,把1至2小時充電時間壓縮至15分鐘……捕捉新一代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需求,用供給升級打開需求空間,新能源汽車從當初的“乏人問津”躍升為今天的“市場寵兒”。
  
因地制宜,協同創新,鍛造產業長板。立足產業資源,安徽加快實施“車芯協同”技術攻關專案,加強政產學研用聯合攻關,搭建運行開放型生態實驗室,今年一季度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產量均穩居全國榜首。“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實體經濟為根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夯實的是製造強國的根基。
  
瞄準前沿,開放合作,保持競爭優勢。剛剛閉幕的上海車展,超百款全球首發車型亮相,70%的展車為新能源車型,“黑科技”紮堆。德國《世界報》感慨,去參觀上海車展,都會留下深刻印象,“中國生活在未來”。從“技術引進”到“技術反哺”,從“吸引投資”到“對外投資”,從“適應標準”到“制定標準”,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贏得的是競爭新優勢,打開的是合作新局面。
  
前4個月,中國出口高技術產品同比增長7.4%,占出口比重近兩成,拉動整體出口增長1.3個百分點;
  
一季度,中國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伺服器、3D列印設備產量同比分別增長66.3%、44.9%……
  
創新引擎動能澎湃,中國經濟“向新力”十足;“創新雨林”的蓬勃生長,正是中國經濟穿越週期、抵禦風險的底氣所在。
  
讓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以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強勁筋骨”,中國經濟潛力無限。
  
(三)
  引領全球低碳潮流,全面綠色轉型增添發展動力。
  
綠色低碳是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更是國際潮流所向。前4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均破400萬輛、增速均超45%,順應了產業變革、綠色低碳的時代大勢。
  
綠色生產與生活方式“相向而行”。
  
在工廠內盡可能使用綠色能源,升級設備實現低碳製造,持續減少廢棄物排放;立足產業數位化,構建全體系減碳“鏈”路,讓節能降碳有跡可循……今天的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致力於通過能源再生、產品節能、材料迴圈、技術創新等多元舉措協同減排,把產業的綠色底色越擦越亮。
  
大街小巷,懸掛綠色車牌的新能源汽車往來穿梭,更多年輕消費者選擇新能源汽車作為“人生第一臺車”;車網互動日益成熟,新能源汽車變身“移動充電寶”,不僅可以從電網充電,還可將電能反向輸送給電網……新能源汽車廣受歡迎、融入各種場景,成為綠色低碳生活的重要載體。
  
堅持產業結構與消費結構“同頻優化”,供給端與需求端融合發力,不斷形成更多“綠色交匯點”,將有力釋放消費新活力。
  
中國製造與海外需求“雙向奔赴”。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汽車出口最多的幾個國家分別是墨西哥、阿聯酋、俄羅斯、比利時、沙特、巴西和澳大利亞等。一位巴西知名汽車博主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成為巴西人購車新選項”。巴西電動車協會主席裏卡多·巴斯托斯說:“我們需要用清潔能源取代化石燃料,這是一場全球性的行業轉型。”
  
搶抓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機遇,堅持“全球+本土”,“中國智造”既滿足全球消費者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帶動引領全球交通能源轉型。
  
中國的“綠色產能”正豐富全球供給,助力節能減碳。
  
中國每消費3度電,有1度電是綠電;中國的風電、光伏等產品,出口到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幫很多國家用上清潔能源;過去10年間,中國推動全球風電和光伏發電專案平均度電成本分別累計下降超過60%和80%……為全球提供“綠色動力”,中國是當之無愧的推動者、貢獻者。
  
發展越具“含綠量”,增長越有“含金量”。今年以來,零碳工廠加快建設,著力培育綠色建築等新增長點,“沙戈荒”新能源基地正在佈局……加緊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看准了就抓緊幹,我們定能“點綠成金”。
  
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
  
“在中國,看到了未來,看到了信心。”這是今日中國的世界印象,也是明天中國的真實寫照。

來源:人民日報

上一篇:大疆確認Mavic 4 Pro不在美國上市,官方回應
下一篇:Aviva 49 億美元收購 Direct Line 的交易面臨英國競爭調查
相關推荐
  • 中國首次批量發行無障礙中國和世界地圖
    链接阅读
  • 中國能源基建“國家隊”在沙特攬下多個新能源大單,合同額超三百億元
    链接阅读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呼籲增加女性在治理中的參與度
    链接阅读
  • 央行已與32個國家和地區簽署本幣互換協議,對中國經濟有何作用
    链接阅读
  • 前三季度,中國出口節日用品、玩偶、動物造型玩具超500億元
    链接阅读
  • 中國婺源:徽風贛韻 流金淌銀
    链接阅读
  • 2025國慶中秋假期全國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車日均充電量創歷史新高
    链接阅读
  • 全球首款,中國自研四通道超低雜訊單光子探測器實現量產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特朗普宣佈加沙戰爭結束 以色列最後人質換回巴勒斯坦囚犯

2025-10-14

美中將實施港口費互征措施,海上貿易戰或再掀波瀾

北京指責美國加劇貿易緊張局勢,為稀土出口限制辯護

2025-10-13

哈馬斯開始釋放以色列人質,特朗普即將訪以

特朗普挑起中美貿易戰,承諾徵收新關稅

2025-10-11

回到未來,法國總統馬克龍重新任命勒科努為總理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