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Phuong Nguyen and Francesco Guarascio 報導 上月,數十名越南年輕女性排隊數小時,只為一睹“酷炫”部隊在河內盛大閱兵式上的英姿。但她們關注的並非本國士兵,而是中國方陣。
這一場景折射出越南對華態度的轉變——在美中貿易摩擦背景下,越南領導人得以推進高速鐵路連接線、毗鄰中國的經濟特區等敏感專案,這些舉措可能顯著提升雙邊關係。
就在幾年前,由於許多越南人對這個曾多次交戰的強大鄰國心存戒備,此類專案曾因爭議性過大引發暴力抗議。
但社交媒體發帖、網路搜索及語言學習數據均顯示,民眾態度正在軟化。
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年初開展的民調顯示,近75%的越南受訪者更傾向選擇美國而非中國作為合作夥伴,但支持中國的比例增長速度在東南亞地區居首,逆區域趨勢而行。
TikTok的作用
社交媒體似乎在越南輿論轉向中扮演關鍵角色,尤其是TikTok。據越南政府數據,這款年輕群體熱衷的平臺去年在越南擁有6700萬用戶,僅次於Facebook位居第二。
當用戶在位元組跳動旗下平臺搜索越南語“中國”時,絕大多數結果呈現積極內容,部分內容可追溯至2023年。
TikTok推薦的熱門視頻包括中國士兵集體舞表演片段及中國城市風光展示,眾多觀眾對中國快速發展的成就表達了欽佩之情。
在不使用用戶資料以規避演算法偏見的情況下進行的測試顯示,當TikTok用戶搜索南海的越南語名稱時(該海域常成為兩個共產主義國家之間的衝突熱點,雙方對該海域存在主權爭議),他們經常看到熱帶風暴或中國與菲律賓之間緊張局勢的視頻片段,菲律賓也對部分海域提出主權主張。
TikTok的演算法機制屬於商業機密。中國曾通過TikTok和Facebook等平臺的虛假帳號策劃網路行動,以推進其在菲律賓的地緣政治利益。
中國外交部未回應關於網路行動的質詢,但表示兩國關係已深化。
中國“完美無瑕”的士兵
九月,河內民眾聚集慶祝越南脫離殖民統治宣告獨立八十周年。
數萬人沿街列隊,許多人特意前來觀看中國軍隊與越南士兵並肩行進——這在越南首都實屬罕見。這個國家上一次遭受中國入侵是在1970年代末,主要街道仍冠以反華英雄之名。
“等待值得。太酷了,我欽佩他們的紀律性。”22歲的畢業生黎玄美從南部胡志明市趕來,為觀禮中國方陣徹夜露營。
一段閱兵視頻在TikTok收穫330萬次觀看和約1400條評論,眾多網友盛讚中國士兵“完美無瑕”的行進姿態。
其他平臺的類似視頻同樣收穫積極反響,儘管臉書用戶對中美兩國持更懷疑態度。
東南亞研究所的阮克江指出:“越南年輕線民對中國的激烈言論有所收斂,但這更多源於政府對民族主義日益嚴密的管控,而非怨恨消退。”
“經濟利益正壓倒民族主義,”RMIT大學越南分校學者阮雄指出,隨著美越貿易緊張局勢升級,越南政府正推動對華務實路線。
越南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已成為越南最大投資方之一,兩國領導人頻繁會晤,越南民眾對中國文化的興趣日益濃厚。
過去兩年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兩度訪問越南;2024年越共中央總書記杜綸就任後首次出訪即選擇北京。
穀歌趨勢數據顯示,越南境內關於中國的網路搜索量激增,聚焦於中國電影和語言學習。
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2025年第一季度,越南成為全球漢語水準考試(HSK)報名人數最多的國家,該考試是中國為非母語人士設立的官方中文水準測試。
但正如中國數百年複雜關係中屢見不鮮的現象,越南人的民族自豪感根深蒂固。
“中國軍隊看起來很厲害,但我們的士兵依然最棒,”21歲的學生阮惠文在河內觀看九月閱兵後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