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每年迎接遊客數量最多的城市之一,即使奧運會還未開幕,巴黎已經到處是遊客。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在各個旅遊景點享受著法國首都的清爽夏日。
記者近日探訪了位於巴黎第十八區的蒙馬特高地,試圖在這個具有獨特藝術氛圍和豐富歷史文化的地方尋覓一些關於奧運會的印跡。
蒙馬特高地是巴黎市內最高的山丘,海拔約130米。抵達此處,人們可以登上聖心大教堂俯瞰巴黎,去往蒙馬特博物館欣賞藝術品和文物,還可以選擇去山腳下的紅磨坊觀看華麗的歌舞表演。
這片區域內還存在一個叫作“畫家村”的藝術社區。這個社區因為聚集了大量藝術家而得名。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蒙馬特成為眾多藝術家的聚集地,梵高、畢加索以及莫迪利亞尼曾在這裏的咖啡館、酒吧和工作室中創作。
現如今,這些藝術巨匠的名字、肖像已經被製成海報掛上了咖啡館和餐館的外牆,這仿佛是一種招攬顧客的方式——來吧,只需要坐在這裏喝上一杯咖啡或者啤酒,你就和當年那些大名鼎鼎的畫家有了某種時空交錯的聯繫。
除了咖啡廳和餐館,另外一個能夠浸染藝術氣息的地方就是位於蒙馬特高地中心的小丘廣場。這裏的廣場上常年聚集著許多畫家,他們在此現場作畫、展示和出售作品。
如今駐紮的畫家普遍年長。他們筆下作品風格各異,有素描、水彩以及油畫,但題材大都是迎合遊客的巴黎著名景點。從幾十歐元到幾百歐元,不同尺寸的畫作價格也有差別。除了遊客,巴黎各地的餐廳、酒店也是這些作品的主要採購方。
從滿是高度同質化景點紀念品的山腳下,一路走到小丘廣場,在欣賞過畫家們傳承上百年的繪畫技藝後,人們能夠感受到工業製成品與藝術創造的巨大差別。
遊遍蒙馬特,稍顯遺憾的是,我們沒有看到太多期待中的奧運元素。除了聖心大教堂臺階上的“PARIS 2024”裝飾,以及未經授權的景點紀念品店售賣的一款巴黎奧運會T恤衫。
仔細想想,其實不難理解。距離巴黎上一次舉辦奧運會已經過去了一百年,而在這一個世紀裏,陪伴當地人的教堂、音樂、繪畫、咖啡以及如織的遊客一直都在。
在小丘廣場,記者遇到了一位名叫賽恩斯的柬埔寨裔畫家。與其他或忙碌或冷漠的畫家不同,這位68歲的老畫家一邊作畫,一邊用英語向遊客積極兜售作品。
他攤位裏的畫不多,內容均是旁邊的教堂以及埃菲爾鐵塔,筆觸精細,色調溫暖。
想起如今埃菲爾鐵塔已經懸掛上了巨幅奧運五環標誌,我們突發奇想,問畫家能不能把五環加在鐵塔上。這位畫家直接拒絕,表示不願意在原有畫作上增加額外的工作量。
在旁邊的咖啡廳稍作停歇後,我們又回到了他的攤位。老畫家正準備收攤,看到我們又來叨擾,他這次便不再推辭。
我們向畫家提供了兩種方案,一種是畫白天的五彩五環,另一種是畫夜晚亮燈以後的純白色五環。
然而畫家有自己的想法。嚴格來講,他塗抹上去的色彩不屬於奧運五環中的任何一環。他說,要考慮整體畫作的色調,不能顯得太突兀。
在我們挑選的原畫作中,場景視角是從戰神廣場望向鐵塔。可實際上,想要看到五環標誌,需要走到對面的特羅卡德羅廣場。而且,畫中淡黃色的樹葉分明表現的是秋天的巴黎,而等到今年秋天葉落之時,估計奧運五環已經被摘下。
經過記者提議,原本的精美油畫,變成了一件視角、時間以及奧運五環色彩都不甚準確的定制款紀念品。
不過在添加五環過程中,有幾位遊客駐足觀看,稱讚起了給鐵塔加畫五環這個與時俱進的創意。畫完之後,老畫家也開始覺得這是一個很不錯的主意。他還說,整個小丘廣場,沒有一個攤位上有帶五環標誌的埃爾菲鐵塔,考慮到即將到來的奧運遊客大潮,這或許會是門不錯的生意。
畫完以後,他還特意在背後加上了時間、地點以及自己的簽名。相對於其他畫作,這種頗具儀式感的補充,似乎顯示他對此番創作也算得意。
從1978年開始畫畫,老畫家來到蒙馬特已經將近20年。他每年都畫差不多的埃菲爾鐵塔,每天大致能賣出去一到兩幅。他說,這裏的攤位需要排隊申請,畫家間的競爭很激烈,加上冬天太冷無法出攤畫畫,靠賣畫為生的日子沒有特別輕鬆。
老畫家說他對奧運會不算瞭解,但對埃爾菲鐵塔已熟悉到可以不參考實物進行速寫。他說,自己沒有興趣專門去看掛在上面的奧運會標識,如果再有遊客來請求畫五環,他一定會答應。
埃爾菲鐵塔於1889年建成,五環是1914年在顧拜旦提議下開始作為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標誌。在一百年前的巴黎奧運會,這兩者已有時空交集,但當時還未有將巨型五環標誌懸掛至主辦城市地標建築的傳統。
如今懸掛著的奧運五環,有一天會從埃爾菲鐵塔摘下。這期間,人們用繪畫、攝影技術記錄下來的二者合體畫面,將承載一段專屬於巴黎的歷史記憶。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