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央行的貨幣寬鬆大潮仍需等待。
巴克萊在近日發佈的亞洲新興市場季度報告中表示,由於各國CPI仍未達市場預期,美聯儲政策也沒有出現明確轉向,預計亞洲新興市場主要央行對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仍會保持相對保守的態度。
整體而言,巴克萊預計2024年亞洲新興市場GDP增長將達5.2%,較3月4.8%的預測上調了0.4個百分點,也意味著亞洲新興市場經濟增速與2023年5.3%的水準相當,並沒有明顯放緩。
鑒於中國經濟規模龐大,其經濟增長往往對整個區域總增長有重要影響,因此此次上調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對2024年中國GDP增長預測的調整。巴克萊將2024年中國GDP增長預測從此前的4.4%上調為5%,主要是源於中國強於預期的一季度GDP數據。貨幣政策方面,預計中國人民銀行或會在今年下半年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將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下調10個基點、存款準備金率(RRR)下調25—50個基點。
中國近期在房地產行業推出了前所未有的支持措施,包括降低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政府收儲未售新房,需等待政策發揮效果。巴克萊認為應繼續關注中國新增長引擎相關行業信貸,例如TMT產業以及企業和資產管理公司的特殊信貸案例。
出口是今年中國經濟的亮點,這主要得益於技術密集型綠色產業和高端製造業發展、成本競爭力以及中國與全球南方國家不斷擴大的貿易和投資。雖然關稅仍然是一項不利因素,但巴克萊認為中國仍有優勢:全球/新興市場製造業仍處在上升週期,全球製造業PMI也印證了這一點;美國消費者需求仍然強勁,補庫或會繼續;以實際有效匯率(REER)衡量,人民幣仍具競爭力。
來源:21經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