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深度· 言論 > 文章内容 返回
寒武紀市值飆上6000億元,背後暗藏多重隱憂
发布:2025-10-23

10月17日晚間,寒武紀披露2025年三季度報,其亮眼的表現引發了資本市場高度關注。

今年第三季度,寒武紀實現營業收入17.27億元,同比增長1332.52%;歸母淨利潤達5.67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實現連續四個季度盈利。

然而,在其亮眼的業績背後,也存在諸多隱憂。公司第三季度營收淨利潤,均較二季度放緩。此外,公司三季度還出現存貨高企,經營性現金流大幅流出等不利情況。

截至10月22日,寒武紀股價收報於1429.5元/股,漲幅達4.42%,總市值達6028億元。動態市盈率達281.7倍,遠超行業龍頭英偉達。

寒武紀能撐得起如此高估值嗎?

連續四季度盈利,市值飆至6028億元

前述財報顯示,寒武紀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27億元,較 2024 年同期的1.21億元大幅增長1332.52%;歸母淨利潤達5.67億元,而2024年同期則為虧損1.94億元。

同花順iFinD資料顯示,去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和今年二季度,寒武紀的淨利潤分別為2.72億元、3.55億元和6.83億元。至此,寒武紀已成功實現連續四個季度盈利。

整個前三季度,寒武紀累計營業收入達46.07億元,而去年同期僅為1.85億元,同比增幅高達2386.38%;前三季度,公司取得歸母淨利潤16.05億元,扭轉了上年同期7.24億元的虧損局面。

具體來看,寒武紀業績爆發的背後,是AI算力需求井噴與研發策略的共振。

作為應用於人工智慧處理領域的核心器件,寒武紀雲端產品線的相關產品成為其營收增長的關鍵支點。公司此前披露的半年報顯示,雲端產品線實現營收28.70億元,同比暴增46倍,占當期總營收的99.6%。

此外,由於海外高端晶片受限,寒武紀得以憑藉其國內領先的算力晶片,充分享受到中短期近千億元的AI伺服器市場需求紅利。

寒武紀在三季報中也明確指出,公司營收增長得益於持續拓展市場,積極助力人工智慧應用落地。

在研發投入方面,寒武紀呈現出了“總量增長、占比優化”的特徵。公司三季度研發投入達2.58 億元,同比增長22.05%,保持了較高的研發投入。而由於營收增速遠超研發投入增速,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例從上年同期的175.52%降至14.95%,減少160.57個百分點。

雷達財經注意到,對於寒武紀的發展,知名牛散章建平非常看好。今年三季度,章建平增持寒武紀32萬股,持股比例升至1.53%,位列公司第五大股東。

民生證券在10月19日發佈的研報中也表示,寒武紀單季度業績大幅改善、定增成功發行、自身壁壘有望不斷強化,維持寒武紀“推薦”評級。

寒武紀財報的亮眼表現,也獲得了資本市場認可。同花順iFinD統計顯示,自公司財報發佈後的三個交易日,寒武紀股價累計上漲14.57%,市值上漲至6028億元。

高速增長背後存在多重隱憂

然而,寒武紀高增長背後,也存在一些隱憂。

數據顯示,公司三季度的營收,相比二季度的 17.69億元下降2.4%;三季度的淨利潤,相二季度的6.83億元下降17%。

此外,公司訂單增速也出現放緩的跡象:2025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合同負債(預收合同款)高達5.43億元;而三季報顯示,公司合同負債卻減少了約4.6億元至7960.55萬元。

與此同時,公司的存貨卻在快速增長。

截至三季度末,寒武紀存貨為37.29億元,而去年年末僅為17.74億,增加了110.2%。

在現金流方面,寒武紀的經營性現金流淨流出,由2024年三季度末的18.09億元收窄至今年前三季度的0.29億元,但今年第三季度經營性現金淨流出卻達9.4億元。

有分析認為,公司第三季度經營性現金流與淨利潤的背離,意味著寒武紀營收增長尚未有效轉化為現金流入,這也對公司資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客戶的高度集中也對寒武紀的長期競爭力帶來考驗。

據寒武紀2024年年報顯示,其前五大客戶合計貢獻11.11億營收,占總營收比重高達94.63%。而公司第一大客戶,2024年貢獻了9.3億營收,占總營收比重達到79.15%。

相關市場人士認為,若寒武紀頭部客戶縮減採購規模,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導致公司營收下降。

動態市盈率遠超英偉達,高估值能撐住嗎?

寒武紀業績與風險的博弈,最終會聚焦於其估值合理性。

據同花順IFinD數據,當前寒武紀動態市盈率高達281.7倍,已遠超晶片龍頭英偉達48.7倍。

“在資本市場上,快速成長的公司,可以享受到較高的估值溢價。但從寒武紀的三季報來看,已經出現了營收淨利環比雙降,這意味著公司未來維持高增長存在不確定性。”有市場人士向雷達財經表示。

而寒武紀在8月28日晚間的股票交易風險提示公告中也曾指出,由於公司滾動市盈率、市淨率顯著高於行業水準,公司股價存在脫離基本面的風險。

為了籌集資金發展,寒武紀完成了一輪定增。

10月20日晚間,寒武紀發佈公告稱,2025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333.49萬股股票,已於10月16日在中登公司上海分公司辦理完畢股份登記手續。此次發行價格為1195.02元/股,募集資金總額為39.85億元,募集資金淨額為39.53億元。

寒武紀稱,定增旨在“全面提升公司在複雜大模型應用場景下的技術和產品綜合實力,提升公司在智能晶片產業領域的長期競爭力”。

公司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三方面:約20.54億元投向“面向大模型的晶片平臺專案”、約14.52億元投向“面向大模型的軟體平臺專案”、4.79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雷達財經注意到,近日,寒武紀與商湯科技簽署了面向新發展階段的戰略合作協議,重點推進軟硬體的聯合優化,並共同構建開放共贏的產業生態。此外,雙方也將聯合打造面向算力市場的服務方案與面向垂直領域的一體機解決方案。在國內算力需求持續擴張的背景下,此舉或可為其打開新的業績增長空間。

天眼查顯示,寒武紀佈局廣泛。截至目前,寒武紀對外投資了上海寒武紀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寒武紀行歌(南京)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三葉蟲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17家存續公司,主要涉及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金融等行業。

未來,寒武紀的高估值能維持住嗎?有行業人士向雷達財經表示,關鍵要看寒武紀能拿到多少國產替代份額,如果不能向市場證明持續高增長能力,寒武紀的估值將回落。

來源:中國雷達財經

上一篇:蘋果A20晶片首發臺積電2nm工藝,單顆成本預估280美元
下一篇:德國老牌車企電動化抄近道:直接拿中國新勢力換標賣
相關推荐
  • 李開複銳評:美國已在人工智慧硬體戰爭中敗給中國
    链接阅读
  • 解說——英國安德魯王子與其難以擺脫的性醜聞
    链接阅读
  • 玻利維亞新總統重燃擱置已久的鋰礦開發希望
    链接阅读
  • 解讀:為何英國通脹如此之高?
    链接阅读
  • 宇樹王興興:如果真正實現具身智能,那將非常接近甚至就是AGI
    链接阅读
  • 黑石集團總裁:AI已顛覆商業模式並導致失業
    链接阅读
  • OpenAI聯合創始人Andrej Karpathy:AI智能體真正有用還需10年
    链接阅读
  • 中國需求引擎放緩,美印成銅價新動力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日本新執政聯盟計畫大規模支出,但不支持安倍經濟學2.0

2025-10-23

同花順前三季度淨利增85%,員工持股平臺已減持69萬股至少套現2.49億元

日本新首相將以皮卡車和大豆爭取特朗普支持

2025-10-22

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

特朗普對哥倫比亞加征關稅將顛覆美國禁毒與貿易政策

擔憂的汽車製造商競相趕在中國稀土出口限期前完成採購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