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陷入破產的威馬汽車釋放出復蘇信號。
11月3日,威馬汽車在官方社交平臺發佈“好事將近,敬請期待”的海報,引發外界對其“復活”的廣泛討論。
然而不久之後,這條消息就顯示“該內容已被發佈者刪除”。取而代之的是5日的一條新消息:威馬官方車機互聯APP“小威隨行”重新上線。在社交媒體上,有不少威馬車主證實該APP確實已經可以正常使用,不過仍有不少車主表示APP存在版本不相容、無法聯網等各類軟體問題。

威馬汽車微信公眾號
兩個月前,重整投資人首次釋放了威馬汽車或將復蘇的資訊。
今年9月6日,威馬汽車重整投資人深圳翔飛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下稱“翔飛”)發佈公告稱,正在全力以赴推動威馬EX5和E5車型在溫州基地快速恢復量產。
翔飛在公告中公佈了對“新威馬”的相關規劃:初期預計投資10億元用於設備升級、供應鏈恢復和產品開發等;計畫未來5年向市場推出10款以上的新產品,適配全球市場多樣化需求。針對今年的生產和收入,翔飛稱,新威馬汽車計畫到2025年底保底生產1萬臺EX5和E5車型,力爭2萬臺,預計收入10億元-20億元;此外,引入A00級轎車和小型SUV,合計產量1萬臺,將進一步多元化收入來源。
目前看來,距離2025年結束僅剩不到兩個月時間,但威馬復工複產尚無消息。翔飛所說“2025年底保底生產1萬臺EX5和E5車型”的計畫或將繼續難產。
在外界看來,威馬的復蘇之路仍面臨多重現實阻力。
首先是成立僅兩年、註冊資本1億元的翔飛能否擔此重任,甚至是否“醉翁之意不在酒”。
根據2025年4月3日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計畫,翔飛成為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威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威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威馬汽車製造溫州有限公司四家公司的重整投資人和新股東。
據天眼查,深圳翔飛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成立於2023年9月,企業註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實繳資本4152萬人民幣。然而股權穿透後,翔飛與身處泥淖的“寶能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天眼查顯示,寶能汽車作為被告身份涉案數量為349件,涉案金額總計達到208.06億元。
另一方面,用戶與市場信任重建同樣艱巨。
停產後,威馬車主面臨車機系統失效、原廠配件斷供、售後保養癱瘓等問題,充電樁兌換、終身質保兌現等訴求至今未完全解決。產品和技術層面,威馬原有車型與當前新能源市場主流產品存在巨大差距。
而前員工與車主的態度更為直接,他們不斷為威馬留言要求“清償欠薪”“恢復售後”等,讓威馬汽車的社交媒體帳號成了“討債專區”。
公開資料顯示,威馬成立於2015年,創始人沈暉還曾在吉利、沃爾沃等車企擔任高管。威馬首款車量產時間為2018年,並在浙江溫州和湖北黃岡擁有兩家智能製造工廠,擁有兩張新能源乘用車製造許可證。然而威馬自成立以來僅售出約10萬輛汽車。2022年以來,威馬汽車陸續被曝出工廠停產,經銷商閉店等消息。
2023年10月,威馬汽車科技集團申請破產重整;2024年3月,法院確認其資不抵債,正式進入實質合併重整程式。
重整案提及的審計報告顯示,威馬科技集團經審計後賬面資產總額為39.88億元,負債高達203.67億元。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