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名人事件 > 文章内容 返回
奧特曼聯手納德拉回應營收質疑:遠超預期,後年或是上市好時機,歡迎做空
发布:2025-11-04

OpenAI面臨算力擔憂,奧特曼再次回應一切,這次還拉上了微軟CEO。

當地時間11月1日,OpenAI CEO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與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共同現身一檔播客節目,對兩家公司的最新合作進展、算力瓶頸、未來發展路徑等市場關注的問題進行了回應。

“歡迎做空!”:奧特曼稱OpenAI股票備受追捧

奧特曼開場便表示,認為OpenAI與微軟自始至終的合作都非常精彩。合作之初,雙方對未來會如何發展幾乎一無所知,“但我堅信,這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技合作之一。當然,如果沒有微軟,特別是薩提亞在早期就下定決心鼎力支持,我們是無法做到的。我想當時很多人都不願冒這個險”。

當地時間10月28日,微軟與OpenAI宣佈簽署了新的協議,鞏固雙方合作關係。微軟將支持OpenAI推進其營利部門OpenAI Group PBC(OpenAI集團公共利益公司)的組建和資本重組,微軟目前持有該營利部門的投資權益約為1350億美元,按稀釋後轉換的股份比例約為27%。

奧特曼指出:“我們創立了心目中將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非營利組織。我非常欣賞這個結構,因為它允許非營利組織實現價值增值,同時旗下的PBC又能獲得持續擴張所需的資金。如果沒有我們設計的這個結構,如果沒有合作夥伴們期望它以這種方式運作,這個非營利組織就不可能擁有如此巨大的價值……我相信未來可期,我希望薩提亞能從這筆投資中賺到萬億美元,而不止是千億美元。”

同時,根據此次的新協議,OpenAI還將額外購買價值2500億美元的微軟Azure雲服務,作為交換,微軟不再擁有為OpenAI提供計算服務的優先選擇權。

而據外媒此前報導,OpenAI今年的總營收預計為130億美元。130億美元的營收如何支持2500億美元的購買,此前OpenAI還宣佈個超萬億美元的算力投資,市場不斷出現質疑的聲音。

對此,奧特曼回應稱,公司的營收遠不止130億美元。其次,很多人都渴望持有OpenAI的股票,“那些對我們算力等問題喋喋不休的人,其實都很樂意持股”,“我很少希望OpenAI是一家上市公司,但少數情況下上市很有吸引力,比如當那些人寫著荒謬言論說OpenAI快要倒閉的時候,我倒是很想告訴他們,可以直接做空我們股票,更想看到他們因此血本無歸”。

納德拉也表示,從未見過OpenAI提交的商業計畫有未達標的情況。在增長和整體業務方面,OpenAI的執行力令人難以置信、堪稱卓越。

奧特曼進一步表示,公司有周密的規劃,清楚技術和能力的發展方向,以及能在此基礎上打造的產品和創造的收入。“當然,我們可能會失敗,這是我們在下的賭注,我們也承擔相應的風險。如果沒有算力,我們將無法產生收入,也無法繼續推出這種規模的模型”。

劇透未來路線圖:全新AI硬體將至,2027年上市時機成熟?

那麼,算力要多大規模才足夠?奧特曼表示必須結合單位成本和能力來看。

他指出,“算力是否足夠”就好比能源,可以討論某個價位下的能源需求,但脫離價格談需求是毫無意義的。“如果明天單位智能的成本降至原來的百分之一,那麼需求將增長超過百倍,很多事情在當前成本下不具備經濟可行性,但一旦成本降低,新的需求就會湧現”。同時,隨著模型越來越智能,可以用來治癒癌症、發現新物理學,或者驅動大量人形機器人做任何事情。那時人們可能願意為更高水準的智能支付更高的單位成本。

奧特曼稱:“我們賭的是成本越低,需求會越多。但我也確實擔心:萬一不斷取得技術突破,以至於每個人都能在筆記本電腦上運行個人AGI(通用人工智慧),那我們現在建設的這些大規模設施該怎麼辦。到時候一定會有人蒙受巨大損失,就像過去每一次科技基礎設施浪潮中發生過的那樣……總有一天,我們能製造出功耗極低、完全在本地就能運行GPT-5或GPT-6級別模型的消費級設備,這將是難以想像的飛躍。”

奧特曼還表示,Codex(OpenAI的AI編程工具)今年取得了驚人的發展。預計明年,將能處理從幾小時到持續數天的複雜任務,“AI將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能力……我希望到2026年,AI能帶來一些雖小但意義重大的科學發現。如果能實現這些小突破,未來幾年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他表示,如果AI能真正拓展人類知識的邊界,那在某種意義上就是超級智能的體現。“這也是我非常期待看到全新計算設備形態的原因之一,因為我們現有的電腦並不完全適合這種新的工作流,像ChatGPT這樣的用戶介面顯然也不是最優解。但我期待的是這樣一種設備:它能時刻伴隨你,自主執行任務,在關鍵節點聽從你的微調指令,並對你的整個生活和工作流程有深刻的上下文感知。這種體驗將是顛覆性的”。

此前,OpenAI宣佈以65億美元收購蘋果前設計總監喬尼·艾維(Jony Ive)的AI硬體公司,並建立一個專注於開發AI驅動設備的部門。據知情人士透露,OpenAI計畫推出包括類似無顯示幕智能音箱,以及眼鏡、數字錄音筆和可穿戴胸針等在內的硬體產品,首批設備或將在2026年末或2027年初發佈。

奧特曼曾表示,核心產品必須在流覽器、手機等所有主流平臺上運行。許多科技領袖曾因癡迷硬體而分心,當前硬體創新停滯,AI為新範式提供了機會。

近期OpenAI更受關注的,是其上市問題。據報導,OpenAI或將在2026年底或某個時間點上市,而此次IPO(首次公開募股)的估值可能高達約1萬億美元。

對此,奧特曼連忙否認道:“不,我們沒說得那麼具體。我比較現實,認為總有一天會發生,但我們沒有具體日期,也沒有做出任何決定。我只是覺得事情最終會朝著那個方向發展。”

不過他隨後又表示:“2027年怎麼樣?對,2027年更好。”

從萬億美元的算力賭局到全新形態的硬體佈局,從非營利架構到可能的上市計畫,在當下AI浪潮的關鍵節點,OpenAI的每一步選擇,不僅關乎自身發展,都或將成為企業進化的戰略藍本。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

上一篇:明年起5纳米以下先进制程至少涨3%?台积电回应:定价策略不以机会导向
下一篇:中國公民赴加拿大團隊遊恢復,旅行社首發團產品上線半個多小時留位已滿
相關推荐
  • 5300億元!鐘睒睒第四次成中國首富,雷軍、李書福進前十
    链接阅读
  • 華為官網更新餘承東頭銜:增任華為產品投資委員會主任
    链接阅读
  • Meta AI大裁600人,亞曆山大王操刀重點砍向LeCun團隊
    链接阅读
  • 馬斯克:如果得不到高額薪酬 將離開特斯拉
    链接阅读
  • 英偉達CEO黃仁勳將出席亞太經合組織CEO峰會,計畫與全球領導人和韓企高管見面
    链接阅读
  • 三星、SK等韓國四大集團CEO將赴海湖莊園 聚會由孫正義牽頭
    链接阅读
  • 福耀玻璃:曹德旺辭去董事長職務,選舉曹暉為新董事長
    链接阅读
  • 頂尖科學家論壇下周開!將彙聚25位國際頂級獎項得主,近半系首次參加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尋求促進投資,擴大與俄羅斯的經濟關係

2025-11-04

中國承諾與俄羅斯捍衛共同安全利益

亞太領導人呼籲共用貿易紅利 亞太經合組織峰會閉幕

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推動建立全球人工智慧治理機構,以應對美國

特朗普缺席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貿易議題填補空白

2025-10-31

特朗普下令五角大樓重啟美國核武器試驗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