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讀賣電視臺網站4月13日報道,4月13日開園的本屆大阪·關西世博會(以下簡稱“大阪世博會”)以“構想煥發生機的未來社會”為主題,吸引了158個國家和地區參展。其中,中國館於13日上午舉行了開館儀式。
在以竹簡的展開形態為設計靈感的中國館內,巨型螢幕輪播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的動態影像,還有先進的人形機器人迎接參觀者。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之一是中國去年通過無人探測器採集的月球背面土壤樣本,這是人類史上首次成功在月球背面獲取樣本。
另據時事社4月13日報道,大阪世博會13日開園,中國將展出在月球正面與背面採集的土壤樣品。
2024年6月,中國自主研發的嫦娥六號探測器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任務。此前,嫦娥五號探測器已於2020年成功獲取月球正面樣本。據悉,世博會參觀者可在現場直觀對比這兩批珍貴樣本。
中國貿促會相關負責人日前在記者會上闡釋中國館主要特點時表示,將展現中國以創新引領發展,為應對全球挑戰、增進人類福祉做出的不懈努力與生動實踐。
中國館占地面積約3500平方米,是本屆世博會最大的外國自建館之一。駐北京的日企高管解讀稱,在美中對立深化的背景下,中方希望向世界彰顯中國作為大國的科技實力。
另據透露,中方有關部門也計畫以本屆世博會為契機,派代表團赴日開展經貿交流。
,本屆世博會的中國館圍繞“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綠色發展的未來社會”的主題建設,其靈感來源於中國傳統的竹簡長卷,展館外立面上鐫刻著漢字詩詞名篇。
在中國館內,巨大的螢幕動態呈現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的影像,搭載中國企業自主研發的人工智慧(AI)技術的人形機器人將為觀眾提供導覽服務。
此外,搭載AI大模型的顯示幕也可以多語言回應相關諮詢,螢幕中亮相的數位化孫悟空將與訪客即時互動。
據報導,有158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大阪世博會13日開園,將展示從自然、文化到新技術的多種多樣的內容。
中國館的竹黃色建築令人印象深刻,牆壁上雕刻著古代詩文,字體線條自然流暢。館內展覽也包括介紹如何解決國內生態問題的事例。美國特朗普政府對應對氣候變化持消極態度,而中國則積極展現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文化。
2025年大阪世博會今日正式開園,中國館也舉行開館儀式,對比展示由嫦娥五號、嫦娥六號探測器採集的月球正面和背面樣本,還有“蛟龍號”深潛體驗艙、全新一代人形機器人等展項。
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致辭時表示,希望通過中國館的精彩展示和豐富活動,讓世界看到欣欣向榮、自信開放的中國,為大阪世博會留下精彩難忘的中國印記,積極促進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