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Yuka Obayashi and Katya Golubkova 報導 業內專家指出,日本將在明年的能源政策更新中推動更多核電的發展,以應對需求增長和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情況,以確保穩定的電力供應。然而,實現這一目標可能面臨困難。
2011年福島核洩漏事故後,該國減少了對核電的依賴,增加了化石燃料的使用,使得70%的電力得以生產。儘管該國已制定了到2050年將碳排放量降至淨零的目標,但這一目標難以實現。
然而,在2022年,由於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煤炭和天然氣價格飆升,供應中斷,政府希望更多地使用核能以及風能和太陽能,以確保穩定的能源供應。
“能源安全已經成為重點,而不再是碳排放。”伍德麥肯茲諮詢公司副總裁亞曆克斯·惠特沃思表示:”能源安全對日本一直很重要,但現在更加重要,因為日本面臨著液化天然氣缺乏、液化天然氣價格昂貴、供應不足等諸多挑戰。
作為世界第二大液化天然氣進口國和動力煤的主要買家,美國在核電方面的任何轉變都將打擊這些化石燃料的出口國,包括澳大利亞、卡塔爾、美國和印尼。
日本的能源政策每三年修訂一次,討論已於上個月開始。這是自首相岸田文雄在2022年將日本的立場轉向支持核能以來的首次修訂。
日本國際大學校長Takeo Kikkawa表示:就政策進行辯論的小組絕大多數成員都支持核電,新政策可能包括建造新的反應堆。
目前還不清楚2030年20%至22%的能源組合目標在下一個目標年(可能是2040年)將如何變化。但是,由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增加了能源供應中斷和電價上漲的風險,能源公司和工業界越來越多地呼籲更多地使用核能。
日本最大的核能運營商關西電力公司表示:我們希望在下一個能源計畫中明確為能源安全和去碳化而最大限度地利用核能的問題,以及更換和建造新的反應堆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的必要性。
政府表示,隨著半導體製造廠和數據中心需求的增加,到2050年,該國可能必須將電力輸出擴大高達50%。
艱巨任務
學術界和能源分析師認為,由於監管障礙、公眾反對、成本高昂、地震嚴重以及開發時間長等原因,用核電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將面臨巨大挑戰。
Kikkawa 表示,由於當地居民的反對以及監管機構對重啟現有反應堆的審批緩慢,該國很可能無法達到 2030 年的核電目標,僅能達到 15%。
他指出,考慮到過去建造核電站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即使到 2050 年,增加新的核電容量也可能非常困難。
他和 WoodMac 的 Whitworth 認為,火力發電可能需要填補供應缺口,這與政府到 2030 年將燃煤發電和液化天然氣發電的比例降至 39% 的目標相悖。
“核電目標是最不現實的,因為要達到這一目標,實際上不在政府的控制範圍之內,因為重啟核電需要征得地方同意…” 惠特沃思說。他補充道:”因此,煤炭和天然氣的使用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日本計畫在修訂能源政策的同時,制定 2035 年或更晚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並在明年初制定 2040 年的去碳化戰略。
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增長、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將有助於實現這些目標並降低能源價格。
東京大學未來倡議研究所教授高村幸裏指出:”過去兩年,日本經濟受到化石燃料價格的沉重打擊。”
政府能源政策小組成員高村表示,日本應該制定逐步淘汰有增無減的燃煤發電廠的路線圖。
“促進國內可再生能源的生產符合國家利益。”她補充道,這將提高日本公司的競爭力,因為這些公司正在接受脫碳因素的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