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David Lawder 報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週二上調了 2025 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原因是關稅衝擊和金融狀況比預期的要溫和,但警告稱,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威脅要重啟的美中貿易戰可能會大幅減緩產出。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其《世界經濟展望》中稱,近期美國與一些主要經濟體達成的貿易協議避免了特朗普威脅加征關稅的最糟糕情況,且幾乎沒有引發報復,這促使該組織自 4 月以來第二次上調經濟增長預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目前預測,2025 年全球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將達到 3.2%,高於 7 月份預測的 3.0%,也高於特朗普實施廣泛的全球“對等”關稅以及與中國的針鋒相對升級之後 4 月份預測的更為悲觀的 2.8%。該組織預計 2026 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 3.1%,與 7 月份的預測持平。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 – 奧利維耶·古林查斯表示,除了關稅稅率低於預期之外,全球產出還受到靈活的私營部門提前進口以及迅速調整供應鏈、美元走弱、歐洲和中國的財政刺激以及人工智慧投資熱潮的支撐。
“所以歸根結底:情況沒有我們擔心的那麼糟,但比一年前的預期要糟糕,也比我們需要的狀況要差。”他在本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年會開始前說道。
但特朗普週五打破了一直以來的相對平靜,威脅要對中國商品加征 100%的關稅——在平均 55%的稅率基礎上——以報復北京方面大幅擴大對稀土的出口管制。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週一表示,雙方正在就緩和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升級進行談判。
古林查斯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顯然,如果這種情況成真,這對全球經濟而言將是一個非常重大的風險。”他還補充說,局勢升級可能會大幅削減增長預期,並加劇不確定性,從而抑制投資和消費。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報告中,對關稅情景進行了下行風險模擬,假設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比當前水準高出 30 個百分點,對日本、歐元區和亞洲新興市場徵收的關稅比當前水準高出 10 個百分點。在這種情況下,IMF 發現,2026 年全球經濟增長將減少 0.3 個百分點,到 2028 年,負面影響將增加到超過 0.6 個百分點。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若再加上其他潛在的不利影響,包括更高的通脹預期和利率以及對美國資產需求的降低,那麼在該情景下,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在 2026 年可能減少 1.2 個百分點,到 2027 年可能減少 1.8 個百分點。
美國經濟增長穩定
但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基本預測,美國經濟前景依然穩健,2025 年經濟增長率為 2.0%,較 7 月份預測的 1.9%略有上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 2026 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為 2.1%,也較 7 月份的預測略有改善,但仍遠低於 2024 年 2.8%的增長率。
該基金指出,低於預期的關稅稅率、共和黨減稅法案帶來的財政刺激、寬鬆的金融環境以及人工智慧投資的熱潮,都支撐著美國經濟增長。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中,歐元區經濟增長也略有改善,從 7 月份的 1.0% 提升至 1.2%,這得益於德國的財政擴張以及西班牙持續強勁的增長勢頭。
日本得益於上半年貿易的提前增長,從而避開了美國的關稅,其增長率從 7 月的 0.7%大幅提升至 1.1%,這還受到工資增長和國內消費增長的推動。不過,這一增長勢頭明年將有所減弱,2026 年的增長率將回落至 0.6%,但相比 7 月的預測仍上調了 0.1 個百分點。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 2025 年的增長預期從 7 月份的 2.2%上調至 2.4%,這主要是由於該地區第二大經濟體墨西哥 2025 年的增長預期上調了 0.8 個百分點,達到 1.0%。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維持其對中國 2025 年經濟增長 4.8%的預測不變,稱這主要得益於出口增長,但這種增長態勢可能難以持續。該組織還預測中國 2026 年的經濟增長率為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