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報導 根據國際能源論壇(IEF)發佈的最新報告,未來 30 年汽車全面電氣化需要加大銅礦開採力度,目前的銅供應量不足以滿足當前的發展趨勢。
報告指出如果現階段我們無法找到新的辦法來滿足銅金屬的需求,那麼將拖慢汽車電氣化進程,而且會帶來其他更嚴重的供應問題。
IEF 在報告中指出,發電、輸電和儲電等場景下都需要使用銅金屬,在人類未來的發展中銅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從某種角度來說,電氣化將塑造未來,而電氣化的速度將取決於銅的供應量和當前氣候政策下的需求量。
國際環境基金的檔預測了 2018 年至 2050 年的銅供需情況,並將兩者置於銅礦產量的歷史背景下進行分析。該組織表示,如果按照現有趨勢發展,未來 30 年全球銅礦開採量再增加 115% 才能滿足全球各行業需求,而銅礦將增加 55% 才能滿足全球電動汽車增長需求。
國際環境基金指出,從長遠來看,需要鼓勵銅礦的勘探和開發,美國和歐盟都應努力在各自的大陸上擴大“負責任”的採礦活動。勘探位於地下深處的銅礦需要先進的技術,而且必須為這些勘探工作提供 大量 ” 土地。還應考慮海洋採礦。
根據 IEF 的數據,混合動力汽車生產所需的銅量(29 千克)僅略高於內燃機汽車(24 千克),而基於電池的電動汽車生產則需要 60 千克。
來源:中國IT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