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獨角獸沐曦股份拿到IPO批文。
11月13日,證監會官網顯示,11月12日,證監會已同意沐曦積體電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沐曦股份或沐曦)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於科創板上市的註冊申請。

6月30日,沐曦股份提交科創板IPO招股書,保薦機構為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沐曦股份計畫發行不超過4010.00萬股A股普通股,擬募集資金39.04億元。
10月24日,上交所上市審核委員會召開2025年第46次上市審核委員會審議會議,審議沐曦股份首發事項,最終公司順利過會。
從6月30日申請IPO到成功過會,沐曦股份僅用了116天。
沐曦股份成立於2020年9月,是國內高性能通用GPU的領導者之一。據招股說明書披露,沐曦專注於通用GPU晶片研發,在AI晶片這一被國際廠商長期主導的細分領域實現了技術突破。公司產品性能達到了國際上同類型主流高端處理器的水準,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沐曦股份也是國內少數幾家全面系統掌握了通用GPU架構、GPU IP、先進制程GPU晶片及其基礎系統軟體研發、設計和量產核心技術的企業之一。
招股書表示,本次IPO擬募集資金39.04億元,主要用於投資“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發及產業化專案”、“新一代人工智慧推理GPU研發及產業化專案”和“面向前沿領域及新興應用場景的高性能GPU技術研發專案”。
沐曦股份產品端已形成清晰的三大產品線矩陣:主力產品“曦雲C系列”聚焦AI訓推一體與通用計算,其中C500系列性能對標英偉達A100,部分場景表現已實現超越,C588晶片通過技術優化大幅縮小與H100的差距,躋身國內先進水準;“曦思N系列”專注AI推理,已實現規模化商用;“曦彩G系列”佈局圖形渲染,填補國產高端圖形GPU空白。
目前,曦雲C500系列已進入量產,帶領沐曦股份收入從2022年的42.64萬元躍升至2024年的7.43億元,近三年複合增長率高達4074.52%,展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
2025年公司發佈基於國產供應鏈的曦雲C600,構建“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的國產供應鏈閉環,原生支持FP8精度,可高效支撐大模型訓練。
市場滲透方面,截至2025年3月,沐曦股份GPU累計銷量超2.5萬顆,已在10餘個智算集群落地應用,覆蓋國家人工智慧公共算力平臺、運營商智算中心等核心場景,客戶包括新華三、瑞芯智能等行業標杆。
訂單端,截至2025年9月,沐曦股份在手訂單金額達14.3億元,接近2024年全年營收的2倍,這給公司未來12-18個月的收入增長提供了較強的支撐性。而據其此前披露的數據,沐曦股份在報告期內尚未盈利。
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沐曦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2.64萬元、5302.12萬元、7.4億元和3.2億元,近13個季度累計營收約11.17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77,696.52 萬元、-87,115.82 萬元、-140,887.94 萬元和-23,251.22 萬元,尚未實現盈利。累計近13個季度虧損額約32.9億元。
綜合來看,沐曦股份營業收入增長迅速,近三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達4074.52%,體現出產品商業化的快速放量。2025年上半年收入約9億元,已超過2024年全年水準。雖然公司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但虧損主要由研發投入等因素所致,其中2024年虧損擴大主要受大額股份支付因素影響。
沐曦股份表示,隨著收入端的快速放量和規模效應逐步釋放,公司有望在較短時間內達到盈虧平衡點。根據公司給出的前瞻測算,將最早於2026年達到盈虧平衡。
股權結構方面,上海驕邁直接持有沐曦股份13.30%的股份,為發行人第一大股東。鑒於上海驕邁、上海曦驥的執行事務合夥人均為陳維良,根據《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上海驕邁、上海曦驥以及陳維良構成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22.94%股權,持股比例遠高於其他任何股東;同時,陳維良擁有公司董事會除獨立董事之外半數以上成員的提名權,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除上海驕邁及陳維良外,單獨持有或通過關聯關係合計持有發行人5%以上股份的其他股東包括上海曦驥、葛衛東、混沌投資、經乾二號、經緯創壹號、經緯創榮、經緯廈門、經緯創三號、經緯創華。
其中,葛衛東直接持有公司3.98%股權,混沌投資由葛衛東實際控制並直接持有公司3.50%股權,二者合計持有公司7.48%的股份。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