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Gabrielle Ng and Florence Tan 報導 繼上周上漲6%之後,油價週一有所回落,但仍接近兩周高點,原因是西方大國與主要產油國俄羅斯和伊朗之間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增加了供應中斷的風險。
截至格林尼治標準時間 4 時 40 分,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 26 美分,或 0.35%,至每桶 74.91 美元;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報每桶 70.97 美元,下跌 27 美分,或 0.38%。
俄羅斯向烏克蘭發射了一枚高超音速導彈,警告美國和英國在基輔使用美國和英國的武器對俄羅斯進行打擊後,這兩份合約上周創下了自9月底以來的最大單周漲幅,達到了自11月7日以來的最高結算水準。
IG 市場策略師 Yeap Jun Rong 說:”油價在新的一周開始時略有降溫,因為市場參與者在等待地緣政治發展和美聯儲政策前景定調的更多線索。“
”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緊張局勢最近有所升級,導致一些人對局勢升級可能影響石油供應的風險進行定價“。
Yeap 補充說,由於烏克蘭和俄羅斯都希望在特朗普政府即將舉行的任何談判之前獲得一些籌碼,緊張局勢可能會持續到年底,從而使布倫特油價在 70 美元至 80 美元之間受到支撐。
此外,伊朗還對聯合國核監督機構週四通過的一項決議做出反應,下令採取各種措施,如啟動用於濃縮鈾的各種新型先進離心機。
”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譴責和伊朗的回應增加了特朗普上臺後尋求對伊朗石油出口實施制裁的可能性,“澳大利亞聯邦銀行大宗商品策略師 Vivek Dhar 在一份報告中說。
他說,強制制裁可能會限制伊朗每天約 100 萬桶的石油出口,約占全球石油供應量的 1%。
伊朗外交部周日表示,伊朗將於 11 月 29 日與三個歐洲大國就其有爭議的核計劃舉行會談。
Phillip Nova 高級市場分析師 Priyanka Sachdeva 說:”市場不僅擔心油港和基礎設施受損,還擔心戰爭蔓延和更多國家捲入的可能性。“
投資者還關注中國和印度不斷增長的原油需求,這兩個國家分別是世界第一大和第三大原油進口國。
由於價格下跌吸引了庫存需求,中國 11 月份的原油進口量出現反彈,而印度煉油廠 10 月份的原油吞吐量同比增長了 3%,達到 504 萬桶/日,這主要是受到燃料出口的提振。
薩克德瓦說,本周,交易員們將關注本週三公佈的美國個人消費支出(PCE)數據,因為該數據可能會為美聯儲定於12月17日至18日召開的政策會議提供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