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Amy Lv、Divya Rajagopal 和 Ernest Scheyder 報導 中國對戰略礦產的貿易限制開始對西方公司造成衝擊。
德國化工和消費品巨頭漢高公司將中國政府8月份宣佈的銻出口限制歸咎於此,並在上個月告訴客戶,公司已宣佈不可抗力,暫停交付汽車製造商廣泛使用的四種粘合劑和潤滑劑。
漢高使用銀色金屬製造其Bonderite和Teroson品牌產品,這是該公司粘合劑技術部門的核心部分,該部門去年的收入為107.9億歐元(114億美元)。
“我們的供應商已通知我們,在中國政府接受許可證申請之前,這些原材料的進口已被推遲。”
“因此,漢高公司在此宣佈,在交付這些產品方面存在不可抗力。”這家德國公司還說,並補充說它無法預測這種情況的持續時間。
漢高公司的這封信以及與北美、歐洲和中國的二十多家貿易商、採礦商、加工商、最終用戶和行業專家的談話,都強調了中國政府的貿易限制措施所造成的嚴重干擾,並凸顯了西方企業如何努力取代中國的供應鏈。
漢高表示正在努力支持其客戶並尋找替代供應:“我們正在密切關注全球銻的供應情況,並致力於恢復解決方案,以滿足我們客戶的訂單。”
根據市場情報提供商阿格斯的數據,銻的價格今年在鹿特丹繁忙的現貨市場上上漲了近 230%,達到每公噸約 39000 美元。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銻生產國,主導著許多戰略物資的生產。
去年,中國政府還限制了用於半導體、太陽能電池板和武器的鎵和鍺以及電動汽車電池的關鍵成分–某些類型的石墨的出口。
針對美國對中國晶片業的新一輪打壓,中國政府本周進一步加大了壓力,全面禁止向美國出口鎵、鍺和銻,漢高在密歇根州生產Bonderite。
尋找替代品
中國政府的限制令西方企業更加迫切地需要減少對中國礦產品的依賴。
例如,礦商Perpetua Resources正在美國政府的資助下開發愛達荷州的一個銻礦。
但新礦的開發可能需要數年時間,這使得漢高等企業不得不爭先恐後地尋找替代品,而這些替代品往往成本更高。
漢高在信中還寫道:“請注意,我們正與供應商保持密切聯繫,並採取一切商業上合理的手段,利用我們的全球供應鏈來應對這一局面,為我們的客戶提供支持。”
與此同時,一些西方採礦商和加工商已經開始提高產能。
北美唯一的銻金屬加工商美國銻業公司(USAC)計畫提高蒙大拿州冶煉廠的產量。
該公司董事長加裏·埃文斯告訴記者:”我們提高產量的決定主要是由全球鹿特丹銻價上漲兩倍多引起的。”
他補充說,中國的限制措施 “大大增加了對我們成品的需求”。
據該公司稱,蒙大拿礦區的開採於 1983 年停止,因為當時從美國以外的礦區採購銻更為便宜,而且環境限制措施現在也阻止了該礦區的開採。
伊萬斯說,USAC 並不依賴中國,該公司正在與其他四個國家和一個國內供應商進行談判,最早將於 12 月獲得這種材料,但出於競爭原因,伊萬斯拒絕透露這些供應商的名稱。
總部位於渥太華的北方石墨公司自稱是北美唯一的天然鱗片石墨生產商,其首席執行官雨果·雅克曼告訴記者,在中國於2023年10月宣佈限制石墨出口後,該公司的訂單量猛增了50%。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今年截至10月,甚至在中國政府最近針對美國實施限制措施之前,也沒有中國的鍺或鎵運往美國。而在2023年同期,美國則是這些礦產的第四大和第五大出口市場。
對於終端用戶來說,中國的限制措施凸顯了供應多樣化的重要性。
汽車製造商 Stellantis 的首席採購官 Maxime Picat 表示:“在降低風險時,需要使用不同的杠杆來降低風險。如果你是一家單一解決方案公司,知道你的電池供應商都是中國或韓國的,那麼你就會面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