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Seher Dareen 報導 能源研究所週四發佈的年度世界能源統計報告顯示,去年全球能源領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連續第四年創下新高,儘管可再生能源產量達到歷史新高,但化石燃料的使用量仍在持續上升。
為何重要
該報告的數據凸顯了在烏克蘭衝突導致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供應流向發生變化以及中東戰事引發供應安全擔憂之際,努力讓世界經濟擺脫化石燃料的艱難。
去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全球氣溫首次超過工業化前水準 1.5 攝氏度(34.7 華氏度)。
數字解讀
這導致 2024 年的碳排放量增加了約 1%,超過了前一年創下的 408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紀錄水準。
在所有全球化石燃料中,天然氣發電量增長幅度最大,增長了 2.5%。與此同時,煤炭發電量增長了 1.2%,仍是全球最大的發電來源,而石油發電量增長不到 1%。
報告顯示,2024 年風能和太陽能增長了 16%,增速是能源總需求的九倍。
上下文
由來自各層級的能源專業人士組成的行業機構能源研究所,與諮詢公司畢馬威和科爾尼一道,於去年接替英國石油公司編寫了這份報告。
儘管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創下紀錄,但追蹤進展的分析人士表示,全球仍無法實現到 2030 年將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提高兩倍的目標。
關鍵引語
“去年是全球能源的又一個轉捩點,這主要是由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所致。”該報告的作者之一、諮詢公司科爾尼的羅曼·德巴爾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
畢馬威合夥人瓦法·賈弗裏表示:“COP28 提出了到 2030 年將全球可再生能源增加兩倍的宏偉願景,但進展並不均衡,儘管全球範圍內可再生能源增長迅速,但我們仍未達到所需的速度。”
2023 年在迪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上,各國簽署了一項協議,承諾在能源系統中逐步擺脫化石燃料,以期在 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