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Saurabh Sharma and YP Rajesh 報導 週一,印度總理納倫德拉·達摩達爾達斯·莫迪主持了一座供奉印度教神羅摩的寺廟落成儀式,據信這是羅摩的出生地,對於這個印度教占多數派的世界人口大國來說,這是一次歷史性事件。
這一事件被描繪為印度教從穆斯林和殖民列強幾個世紀的奴役中覺醒,也被視為莫迪在5月舉行的大選中競選罕見的第三個任期的前奏的關鍵因素。
神聖化的超自然時刻……儀式開始前10分鐘,莫迪在社交網路上發帖說。“我很高興能成為這個神聖計畫的一部分。”
他吟唱印度教經文,然後將花瓣放在神像腳下,合掌祈禱,然後在神像前鞠躬,繞著聖火盤旋,而外面,一架軍用直升機將花瓣灑在寺廟上。
在為這位51英寸(130釐米)高的黑石神舉行的儀式上,單簧管演奏著虔誠的音樂,而政治家、商人、體育界和媒體明星與全國數百萬人一起觀看了儀式。
成千上萬的人穿著藏紅花在街上跳舞,揮舞著藏紅花旗,高呼宗教口號。
來自莫迪西部家鄉古吉拉特邦的梅瓦拉姆·普拉賈帕蒂表示:“這是所有印度人非常自豪的時刻。”“我們的主遭受了很多苦難。他住在帳篷裏,忍受著酷暑、嚴寒和暴雨,”他補充道。他指的是現場早期的建築。“現在我們的神終於可以住在他的宮殿裏了。”這座寺廟兌現了莫迪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政黨印度人民黨(BJP)35年前做出的一個重要承諾,但這也是一個有爭議的政治問題,幫助該黨迅速崛起並掌權。

“分水嶺”
幾十年來,印度教徒和少數穆斯林激烈爭奪這座寺廟,導致1992年全國性騷亂,在印度教暴徒摧毀一座16世紀的清真寺後,造成2000人死亡,其中主要是穆斯林。
印度的印度教徒說,該遺址是羅摩神的出生地,早在穆斯林莫臥兒王朝於1528年摧毀該地的寺廟以建造巴布裏清真寺(或清真寺)之前,該遺址對他們來說就是聖地。
2019年,最高法院將土地移交給印度教徒,並下令將一塊單獨的地塊分配給穆斯林,在那裏修建一座新的清真寺尚未開始。近8000人受邀參加週一的儀式,而1萬多名員警則守衛著這座擁有300萬人口的城市。
全國範圍內的安全也得到了加強,特別是在過去遭受過印度教和穆斯林緊張局勢和衝突的城鎮。
該寺廟於週二向公眾開放,其管理層預計未來幾個月每天將有10萬遊客。
這一事件點燃了印度各地的宗教熱情,許多邦宣佈週一為假日,股市關閉,莫迪呼籲將這一天作為另一個排燈節(印度教的光明節)後,家家戶戶和各行各業都燈火通明。
“僅僅從規模上來看……這一事件在歷史上幾乎沒有先例。這是一個分水嶺時刻,”評論員普拉塔普·巴努·梅赫塔在《印度快報》上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