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Krishna N. Das and Tamiyuki Kihara 報導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週四啟程出訪,將與中國、日本和俄羅斯領導人會晤,旨在加強外交關係。此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不斷升級的關稅攻勢給新德里帶來衝擊。
通過拉近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距離——此行是他七年來首次訪華——莫迪希望為其旗艦計畫“印度製造”爭取更多支持,特別是來自日本的支持,因為特朗普的措施正催生新的夥伴關係。
外交秘書維克拉姆·米斯裏談及訪日行程時表示:“這將是一個啟動多項新舉措的機會,以增強雙邊關係的韌性,並應對新出現的機遇與挑戰。”
儘管新德里表示正通過談判解決特朗普對印度出口產品加征高達50%關稅的問題,但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因兩國關稅協議出現障礙而取消了訪美行程。
莫迪週五至週六的訪日行程意義重大,因印日同屬“四方安全對話”機制成員(另兩成員為澳大利亞與美國),該機制旨在制衡中國在印太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儘管與華關係緊張,印度表示莫迪將與日本首相石破茂探討在該區域安全框架內擴大合作。
日本廣播協會報導稱,日本企業未來十年將在印度投資高達10萬億日元(約合680億美元),鈴木汽車承諾未來五至六年內注資約80億美元。
本周莫迪視察印度鈴木工廠後表示,兩國是“天作之合”的夥伴。
官員稱,兩國領導人預計將討論關鍵礦產合作及日本在印度高附加值製造業的投資事宜。
印度被認為擁有大量稀土礦藏,這些礦產廣泛應用於智能手機到太陽能電池板等領域,但印度缺乏大規模開採和加工技術。
印中關係緩和
莫迪將於周日啟程赴華,參加為期兩天的上海合作組織區域安全峰會。此次訪華正值兩國努力化解2020年邊境衝突後緊張局勢之際。
他預計將分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雙邊會談。
中印兩國正尋求時隔五年後重啟直飛航班,並就放寬貿易壁壘展開磋商,包括重啟三處喜馬拉雅邊境口岸的貿易活動。
印度同時考慮放寬對中國企業加強審查的投資規則,而北京方面近期已同意解除對印度出口化肥、稀土礦物及隧道掘進機的限制。
此次會晤的背景是華盛頓長期希望這個全球最大民主國家成為制衡中國的力量。分析人士稱,這可能為新德里爭取降低關稅提供籌碼。
紐約雪城大學經濟學教授德瓦希什·米特拉表示,否則印度可能被迫向中國靠近,甚至加入由北京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在特朗普總統營造的局勢和氛圍下,印中雙方若認為這是互利交易並不令人意外。”他補充道。
但國際危機組織東北亞高級分析師楊威廉指出,改善中印關係的空間有限。
他警告稱:“當前中國樂於通過高層外交會談回應印度修復部分緊張關係的訴求,但在分歧未消前,不太可能尋求更廣泛的外交突破。”
(1美元兌147.3300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