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YP Rajesh 報導 印度選舉當局宣佈,印度將於4月19日至6月初分七個階段進行選舉,這將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選舉之一,近10億人有資格投票。
調查顯示,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政黨印度人民黨(BJP)將輕鬆獲勝。
如果獲勝,73 歲的莫迪將成為繼印度獨立英雄、印度開國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之後第二位連續三屆贏得選舉的總理。
印度獨立選舉委員會主席拉吉夫·庫馬爾向記者表示:“在這個重要時刻,我們向大家致以問候。作為一個國家,我們將再次重申我們對選舉民主的承諾,印度人民將再次共同表達他們的意願。”
他說,七個階段的投票將在6月1日結束,6月4日開始計票。
莫迪表示,“最大的民主節日”已經開始,他的政黨將以“良好的治理和公共服務”為競選基礎。
他在 X 上的一系列帖子中說:“我有充分的信心,我們將連續第三次贏得超過9.6億選民的全部支持和祝福。”
近幾個月來,莫迪和他的政黨一直處於競選狀態。總理幾乎每天都在全國各地奔波,為新專案揭幕,參加宗教活動,並在公開和私人會議上發表演講。
在演講中,莫迪一直在展示印度的經濟增長(印度已成為目前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以及對基礎設施和窮人福利計畫的投資。
反對黨聯盟舉步維艱
莫迪的一個主要話題是他的政黨關於印度教復興的議程,其中包括在一座被摧毀的清真寺的遺址上為羅摩神建造一座宏偉的寺廟。
莫迪為人民黨設定了370個席位的目標,旨在帶領全國民主聯盟(NDA)在543個席位的下議院中贏得超過400個席位,超過人民黨贏得的303個席位,以及超過全國民主聯盟在2019年贏得的350個席位。
對於這個成立於 1980 年的政黨來說,2019 年的表現是有史以來最好的。
莫迪將面臨一個由20多個反對黨組成的聯盟的挑戰,這個聯盟由主要的反對黨國大黨“印度”或“印度國家發展包容性聯盟”領導。
然而,去年成立的聯盟一直在努力保持團結,並友好地分享席位。
自印度脫離英國獨立以來的76年裏,國大黨統治了印度的54年。在莫迪上臺後,國大黨的支持率跌至歷史最低點,國大黨正在努力恢復支持率。
該黨強調失業、農村困境、所謂的裙帶資本主義、對所謂的落後種姓採取更多平權行動的必要性,以及結束宗教兩極分化和仇恨的必要性,以此來擊敗莫迪。
“這可能是我們最後一次將民主和憲法從獨裁中拯救出來的機會。”國大黨主席馬利卡爾瓊·哈吉在社交媒體上發帖說。“我們印度人民將共同對抗仇恨、搶劫、失業、物價上漲和暴行。”
在這場規模龐大的選舉中,將近9.7億人登記在100多萬個投票站投票,可能有2400個政黨參加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