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文体 > 文章内容 返回
十大考古新發現探秘之十
发布:2024-03-31

中國南海,碧波蕩漾。一次沒有先例可循的考古調查,打開了埋藏在千米深海、塵封500多年的“時光寶盒”。日前,2023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公佈,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入選。

遺址位於海南島與西沙群島之間的南海海底,西北距離三亞約150公里。兩處遺址是中國首次在1500米深海發現的明代沉船遺址,保存相對完好,文物數量巨大,年代比較明確,不僅是中國深海考古的重大發現,也是世界級重大考古發現。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遺址正射影像圖。

  南海西北陸坡二號沉船正射影像圖。

  2022年10月23日,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深海勇士”號正執行第500潛次任務。母船駕駛室裏,水聲通信系統忽然傳來潛航員發自海底的驚呼:“發現大片陶罐!”“數以萬計!”

近7個月後,中國文物局、海南省人民政府等發佈消息:中國南海發現兩處明代沉船,分別被定名為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和南海西北陸坡二號沉船。隨後,中國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聯合進行深海考古調查,使用“探索一號”“探索二號”科考船和“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共執行41個潛次調查。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遺址核心區為船體和大量堆疊有序、碼放整齊的陶瓷器、鐵器等構成的堆積,長約37米,寬約11米,可見10個分艙,堆積高約3米。這艘被判定為明正德年間的沉船遺址遺物數量超10萬件,包括陶器、瓷器、銅器、鐵器、竹木器等。

南海西北陸坡二號沉船遺址位於一號沉船遺址東北約12海裏處,核心區為大量排列整齊、碼放有序的原木堆積,長約21米,最寬約8米,年代為明弘治年間。

“這樣的深度、體量、堆積,震撼人心!”考古調查專案領隊、首席科學家宋建忠說,中國水下考古開展30多年來局限於淺海,深度一般不會超過40米,像這樣一次千米級的深海考古,放眼世界也是絕無僅有。

專案副領隊張凝灝全程參與了此次深海考古。“除了震撼,還是震撼!”他說,第一次看到沉船遺址的照片時,已覺震撼,到了海底,根本無法用語言形容。

經過兩個階段的調查,考古隊員從一號沉船遺址提取出水文物543件(套),代表性器物有青花碗、盤、碟、罐、玉壺春瓶,紅綠彩碗、盤、杯,琺華梅瓶、罐,素三彩鶴形壺、象形壺、螺形壺等;從二號沉船遺址提取出水原木、瓷器、陶器、蠑螺殼、鹿角等遺物36件。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遺址出水的瓷器(拼版照片):左上為螺形壺,左下為三彩象形持壺;右為琺華彩蓮紋梅瓶。

  當前,這些文物正靜靜地“躺”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裏,由工作人員進行專業保護。

“目前出水的很多文物我們從來沒見過。”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館長辛禮學說,“我們正籌備展覽,爭取今年內讓觀眾在南海博物館看到這批珍貴文物。”

南海西北陸坡二號沉船遺址出水的烏木。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考古調查是中國水下考古工作者首次運用考古學理論、技術與方法,嚴格按照水下考古工作規程要求,借助深潛技術與裝備,對位於水下千米級深度的古代沉船遺址開展系統、科學的考古調查、記錄與研究工作,充分展示了中國深海科技與水下考古的跨界融合,標誌著中國深海考古達到世界先進水準,是中國水下考古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脫離了深海裝備和技術,深海考古工作無法完成。”專案副領隊鄧啟江說,深海考古調查突破了常規潛水的手段,必須借助“深海勇士”號這種國之重器提供支持。“相信隨著深海科技以及裝備的研發和進步,未來深海考古將取得更大成果。”

圖為“深海勇士”載人潛器。

  南海自古以來就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是一片寫滿歷史的海域。這一發現完善了海上絲綢之路南海段航線的歷史鏈條,實證了中國先民開發、利用、往來南海的歷史事實,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貿易往來與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

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的發現只是一個開端。“深海有很多寶藏,我們共同期待。”

來源:新華網

上一篇:中國中央網信辦開展專項行動整治涉企侵權資訊亂象
下一篇: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平穩發展
相關推荐
  • 敦促 COP30 將氣候正義與歷史罪行賠償聯繫起來
    链接阅读
  •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5000 萬美元自閉症研究專案以科學為基礎
    链接阅读
  • 削減經費後,奧地利吸引25名學者離開美國,為 “人才收益 “歡呼
    链接阅读
  • 特朗普的移民限制令印度學生重新思考美國夢
    链接阅读
  • 北京會議三十周年之際 各國領導人痛陳婦女權益進展緩慢
    链接阅读
  • 比爾·蓋茨承諾捐贈9.12億美元用於全球疾病防治,敦促各國政府加大投入
    链接阅读
  • 逆向人才流失:美國簽證政策調整後各國政府爭相招攬人才
    链接阅读
  • 歐洲2024年高溫致死人數超6.27萬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特朗普干預後,加沙戰爭距離結束還有多遠?

2025-10-05

比特幣突破 12.5 萬美元創歷史新高

歐盟將削減鋼鐵進口配額,將關稅提高至 50%

2025-10-02

特朗普限制簽證促使美國公司考慮將更多工作轉移到印度

2025-09-30

特朗普對木材進口加征10%的關稅,對櫥櫃和傢俱加征25%的關稅

特朗普的聯合國演講引發歐洲對全球共同承諾的焦慮

2025-09-28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