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8天的春節假期是出境遊的重要窗口期,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重新踏上了出境遊的旅程,探索世界各地的美景和文化。《環球時報》連續兩年發起線上投票,邀請網友選出春節期間最想前往的海外目的地,今年票選出的前十大海外目的地為:馬爾代夫、新加坡、泰國、俄羅斯、日本、新西蘭、冰島、瑞士、法國、義大利。對比發現,馬爾代夫兩年都居於榜首,新加坡、泰國熱度上升,日本排位下降,還有一些國家今年沒有出現在榜單前十。有哪些原因造成了榜單的變化?該榜單反映了當下中國遊客哪些消費特徵?
免簽增強東南亞“磁吸力”
排名前5的都是中國周邊的國家,排名前幾位的都是熱情擁抱中國遊客的國家,出境旅遊就像到別的國家串門,不僅要體驗美景風情,更要綜合考慮目的地的友好指數。
馬爾代夫不僅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被美麗的珊瑚礁和湛藍的海水環繞,而且旅遊業發展成熟。
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教授曾博偉說:中國跟馬爾代夫的關係變得更加密切友好,以及中國到馬爾代夫的航班不斷增加,進一步刺激了中國遊客去馬爾代夫旅遊的意願。
根據馬爾代夫旅遊部統計,2023年共接待外國遊客約187萬人次,其中中國遊客約18.7萬人次,占比10%,位列前三。2020年之前,中國是馬爾代夫的最大遊客來源國。馬爾代夫旅遊部預計,2024年外國遊客將達到200萬人次,中國遊客數量有望重回榜首。
新加坡和泰國連續兩年都在榜單上,值得關注的是,二者今年的排名都有所提升。曾博偉分析稱,一方面,“新馬泰”是東南亞旅遊經典路線,尤其是冬季,溫暖的氣候吸引了很多中國遊客。另一方面,免簽政策進一步刺激出境遊消費,為泰國乃至東南亞旅遊市場再次注入“強心劑”。
“新中雙向旅遊需求激增,多家航空公司擬添航班。”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與中國宣佈落實30日互免簽證後,相關航班和旅遊配套的搜索與預訂量激增。互免簽證政策宣佈後1小時,“飛豬”平臺上新加坡機票搜索量環比增長超15倍、酒店搜索量環比增長超6倍。各相關航空公司均表示密切關注航班需求,並計畫增加航班頻次和航線。
1月30日,泰國旅遊與體育部部長素妲婉表示,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1月1日至1月28日期間,赴泰國際遊客人數累計達274萬人次,其中中國遊客數量居於首位。隨著1月28日中泰雙方代表在泰國曼谷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泰王國政府關於互免持普通護照人員簽證協定》,泰國旅遊熱度高漲。中泰正式簽署互免簽證協定當天,攜程平臺上泰國相關關鍵字搜索熱度環比前一天增長超7倍,其中機票、酒店環比增長均超6倍。
對於俄羅斯的上榜,曾博偉認為,俄羅斯對於中國60歲以上的消費者市場有較強的吸引力。這類群體對俄羅斯有特殊的情感,且消費能力強,閒暇時間豐富,因此票數高。
50倍以上增長!新目的地快速崛起
曾博偉表示,總體來看,中國旅遊市場恢復態勢良好,出境遊可能會恢復得比入境遊更快一些。那麼,消費者的訴求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去哪兒”平臺提供給《環球時報》的資料顯示,出境遊的預訂,往往更早一些。但相較往年,2024年免簽國家的增多讓不少人選擇先訂酒店再關注機票價格。早在去年12月中旬,春節期間境外酒店預訂量就開始明顯增長,1月10日左右進入出境遊酒店預訂高峰,機票預訂高峰在1月底。“飛豬”平臺數據也顯示,出境遊預訂節奏較去年提前半個多月,已接近2019年水準。
“春節出遊的人多,不提前訂酒店、買機票,價格會漲很多。”提前一個月預訂了泰國行程的胡瑜告訴《環球時報》記者。
此外,“飛豬”平臺方面告訴《環球時報》,相較於去年,出境遊熱門目的地正在由“4小時飛行圈”向“12小時飛行圈”拓展。出境遊目的地前20名中,“12小時飛行圈”國家和地區占比過半。一批新的出境遊目的地正在快速崛起,如俄羅斯、埃及、塞爾維亞、摩洛哥、挪威,上述出境遊黑馬目的地預訂量同比去年均取得50倍以上的增長。
鐘暉表示,總體上2023年出境遊恢復到疫情前的30%,一些小眾目的地,如冰島、巴爾幹半島的塞爾維亞、中東地區的卡塔爾等增長很快,不少國家給予了中國遊客免簽待遇,也會激發一部分遊客的出遊意願。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有利於促進以法國為主要目的地的歐洲旅遊。出境遊受大交通、匯率、目的地接待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比較大,未來需要系統改善。
《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報告2023—2024》中稱,“中國出境遊市場在經歷了寒冷凜冽的冬日後,正在走向萬物復蘇的春天。”中國旅遊研究院國際所所長楊勁松表示,未來中國出境旅遊的恢復和發展,積極的因素是明顯的,世界旅遊共同體理念、宏觀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收入水準的不斷增長都將保障出境旅遊的進一步發展。但形成阻礙的因素也同樣明顯,比如世界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有損便利化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市場主體供應鏈問題、旅遊安全問題等。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