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Lawrence White, Selena Li and Sinead Cruise 報導 匯豐銀行新任首席執行官喬治·艾德禮(Georges Elhedery)將面臨的首要挑戰包括:在利率下降的情況下實現經濟增長、應對中國與西方之間的緊張局勢,以及管理匯豐在中國不良貸款危機中的風險敞口。
即將離任的老闆諾埃爾·奎恩(Noel Quinn)解決了歐洲最大銀行長期存在的許多問題,出售了加拿大和法國等市場表現不佳的業務,並削減了規模不足市場的零售銀行業務。
但在他的五年任期內,匯豐的股價僅上漲了4%,而歐洲基準STOXX銀行業指數卻上漲了53%,英國銀行業指數上漲了15%。
以下是分析師、投資者和業內人士認為Elhedery面臨的五大挑戰。
利率下降
在全球與通脹作鬥爭的過程中,匯豐銀行連續兩年加息,使其在2023年的利潤達到創紀錄的300億美元,因為當它以高於1.7萬億美元存款基礎的利率放貸時,就能賺到更多的錢。
匯豐銀行的淨利息收入占其收入的一半,2023年將增加54億美元,達到近360億美元。但據分析師預測,隨著各國央行降低利率,預計今明兩年這一數字將回落至330億美元。
“持有匯豐銀行股票的Algebris Investments公司金融股票投資組合經理本傑·克裏蘭·桑福德(Benjie Creelan Sandford)說:”對匯豐銀行來說,與許多銀行一樣,估值低於面值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對利率從頂峰回落後盈利的可持續性持懷疑態度。
“展示可以拉動的其他增長杠杆將是支持未來重新評級的關鍵”。
未經證實的增長計畫
匯豐銀行將面臨以利息為基礎的收入下降,從而加大在財富管理等以收費為基礎的產品上實現增長的壓力。
該銀行的財富主管努諾·馬托斯(Nuno Matos)在6月份的投資者推介會上表示,到2023年,該銀行的新投資資產淨值增長了6%,達到840億美元,其中亞洲財富收入增長了7%。
該銀行已投資數十億美元,用於提高在中國的保險和證券合資企業的股權,以及發展其在中國的私人銀行業務。
公司高管今年4月告訴路透社,自2021年以來,公司已在中國招聘了約1700名財富經理,並有望實現到2025年招聘3000名財富經理的目標。
儘管如此,匯豐銀行的財富及個人銀行業務去年在中國仍出現了9000萬美元的經營虧損。
預計中國的財富增長速度將大大放緩,儘管中國政府正在開展“共同富裕”運動,以縮小中國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
據路透社4月份報導,匯豐銀行歐洲區主管針對亞洲企業客戶的入境擴張計畫同樣處於早期階段。
匯豐銀行對中西方關係的惡化高度敏感,因為香港和英國占該銀行年利潤的一半以上。
該公司正在探索完全控制其中國基金管理部門的方案,但有人擔心,除非中美緊張局勢得到緩解,否則中國政府可能會暫緩批准這一方案。
在更廣義的範疇內,匯豐銀行依賴於健康的全球貿易流動和各地區部門之間更多的交叉銷售,而面臨最大股東平安資產管理公司(Ping An Asset Management Co.)的挑戰。
據媒體5月份的報導稱,中國投資者仍持有該銀行8.9%的股份,即使在考慮減持該股份時,也可能會帶來更多麻煩,但中國平安對此予以否認。
中國的不良貸款問題也對匯豐銀行的業務造成了影響。
艾德禮必須管理匯豐在中國不良貸款危機中的風險敞口,該危機在今年2月引發了匯豐在交通銀行(BoCom)所持股份30億美元的減值支出,令人震驚。
儘管有人認為中國負債累累的房地產行業已經觸底反彈,但5月份房價仍以近十年來最快的速度下跌。
截至2023年底,BoCom房地產貸款的不良貸款率為4.49%,而2022年底為2.8%。
更廣泛地說,中國經濟放緩和市場疲軟拖累了匯豐在亞洲的表現。
該公司報告稱,今年第一季度亞洲客戶帳戶資產減少了240億美元,主要是在香港的法人實體。該銀行稱,這一下降反映了其商業、財富和全球市場業務的競爭壓力,以及一些客戶的風險規避情緒。
地理重點
匯豐銀行出售了在美國、法國和加拿大等市場的資產,縮小了曾經遍佈全球的版圖,並因此將自己定位為”世界本地銀行”。
但有些人認為可能還有更多事情要做。
“晨星公司(Morningstar)高級股票分析師邁克·馬克達德(Mike Makdad)說:”我認為,問題在於匯豐已經完成的地域性撤資……是否足以讓它實現中期回報最大化。
馬克達德說,匯豐銀行的盈利能力仍然高度偏向香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銀行資本要求逐步收緊,一家在多個國家開展零售業務的全球性銀行的業務模式變得更加複雜。
“他說:”因此,新任首席執行官面臨的問題是:匯豐應該成為一家什麼樣的銀行,才能使各部分的組合產生最佳的協同效應?
匯豐銀行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