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Imad Creidi and Ange Kasongo 報導 剛果民主共和國與M23反政府武裝簽署和平框架協議,旨在結束該國東部持續的武裝衝突。今年以來,該地區衝突已造成數千人死亡,數十萬人流離失所。
雙方代表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儀式上簽署了該協議。
這是近幾個月來簽署的一系列檔中的最新一項,旨在結束剛果持續數十年的戰亂——這場衝突長期威脅著地區穩定,並得到美國和卡塔爾的支持。
美國和卡塔爾官員稱該框架協議是邁向和平的重要一步,但仍有許多工作需要完成。
諸多細節尚待敲定
美國駐該地區首席特使馬薩德·布洛斯透露,該框架涵蓋八項議定書,其中六項的具體實施方式仍需協商。
布洛斯同時承認,前兩項議定書——涉及戰俘交換與停火監督(近期已達成共識)——的落實進展緩慢。
“是的,各方原本期待能看到立竿見影的成果,但這是個過程…並非開關電燈般簡單,”他在簽署儀式後向記者解釋道。
在鄰國盧旺達持續支持下,M23武裝組織今年1月攻佔剛果東部最大城市戈馬,隨後在北基伍省和南基伍省持續擴張勢力。
盧旺達長期否認協助M23的指控,該組織在剛果佔領的領土已超其歷史控制範圍。
特朗普政府首任駐非洲高級特使蒂博爾·納吉指出,要真正解決衝突根源及交戰雙方的深刻互不信任,仍需付出更多努力。
“需要持續的深度引導,而非多次’走馬觀花式’的和平進程,”他表示。“各方似乎更熱衷於爭取功勞而非實際成果。”
剛果衝突持續 談判進程推進
在華盛頓和多哈進行多輪外交斡旋期間,剛果境內暴力衝突仍在持續。剛果當局與M23組織相互指責對方違反先前協議原則,故意拖延談判進程。
而曠日持久的談判未能解決動盪東部地區眾多武裝團體構成的威脅。當地官員稱,北基伍省有28人遭與伊斯蘭國結盟的烏干達武裝分子殺害。
自四月以來,卡塔爾已主持多輪剛果政府與M23武裝的直接會談,但主要聚焦於談判前提條件和建立信任措施。
雙方7月達成原則宣言,但衝突根源的諸多關鍵問題仍懸而未決;10月就最終停火監督機制達成協議。
卡塔爾外交國務大臣穆罕默德·本·阿蔔杜勒阿齊茲·庫萊菲表示,協議為各方鋪就了和平之路。
“和平無法靠武力強求,而是通過互信、相互尊重和真誠承諾來構建。”他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