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綜合 Bhanvi Satija 報導 分析人士週一表示,歐盟與美國達成的貿易協議可能會使制藥業損失 130 億至 190 億美元,因為品牌藥品將面臨 15%的關稅。
其中一位分析師表示,除非制藥公司採取行動減輕關稅的影響,否則新增成本可能會提高消費者的購買價格。
藥品過去一直免征關稅。按價值計算,藥品是歐洲對美國的最大出口商品,歐盟約占美國藥品進口總量的 60%。
周日,歐洲官員表示,一項雙邊貿易協議將涵蓋全面的 15%關稅,包括藥品,但某些仿製藥除外,這些仿製藥將不徵收關稅。
美國一直在對制藥行業進行國家安全調查,該行業一直在為單獨的行業關稅做準備。本月早些時候,在談判雙邊協議之前,唐納德·特朗普總統曾表示,制藥關稅可能高達 200%。
一些華爾街分析師表示,他們預計此次調查不會導致對歐盟加征額外關稅,但也有人提醒說,協議尚未簽署,仍有一些問題懸而未決。
瑞銀集團分析師馬修·韋斯頓表示,他預計貿易協議的細節將包括針對歐盟制藥產品在美國調查中的保護措施,尤其是鑒於此類措施正在與英國和瑞士的談判中進行討論。
荷蘭國際集團(ING)分析師迪德裏克·斯塔迪格(Diederik Stadig)也表示,儘管預計在 15% 的關稅基礎上不會再加征關稅,即便在國家安全調查結束後也是如此,但“在達成貿易協議之前,一切都還不確定。”
斯塔迪格估計,如果沒有採取任何緩解措施,這些稅費可能會使行業支出增加 130 億美元,其中部分費用最終可能會轉嫁給消費者。
伯恩斯坦公司的分析師考特尼·布林認為,該行業額外支出將達到 190 億美元,但她指出,企業或許能夠通過已採取的措施來消化部分成本,比如儲備藥品和與合同研究機構達成新協議。
本月早些時候,賽諾菲表示將把位於新澤西州的一家生產工廠出售給賽默飛世爾,這家法國制藥商的療法將繼續在該工廠生產。羅氏首席執行官托馬斯·席恩克爾上周表示,該公司正在增加其在美國的庫存,以避免關稅帶來的任何即時干擾。
瑞銀集團的韋斯頓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根據該協議哪些仿製藥可免征關稅,但仿製藥製造商山德士今年受到的影響應該基本可控。
週一,制藥公司賽諾菲、羅氏和山德士集團的股票收盤價均上漲了 0.5% 至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