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Farah Master 報導 3月份公佈的官方數據顯示,由於全球迅速變暖,中國的冰川面積自1960年以來減少了26%,7000個小冰川完全消失,冰川退縮在最近幾年加劇。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份報告,全球冰川消失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冰川品質損失發生在過去三年。
環保組織警告說,隨著重要水塔的不斷縮小,淡水供應的減少預計將導致水資源競爭的加劇。冰川退縮也帶來了新的災害風險。
中國的冰川主要分佈在西部和北部的西藏、新疆以及四川、雲南、甘肅和青海等省區。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與資源研究所網站3月21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的冰川總面積約為4.6萬平方公里,冰川數量約為6.9萬個。
研究顯示,相比之下,1960 年至 1980 年間,中國的冰川面積約為 5.9 萬平方公里,冰川數量約為 4.6 萬個。
為了挽救正在融化的冰川,中國採用了包括雪毯和人工造雪系統在內的技術,以延緩冰川融化的進程。
青藏高原被稱為 “世界第三極”,因為這裏的高海拔荒原長期封存著大量的冰。
從北極到阿爾卑斯山,從南美洲到青藏高原,隨著化石燃料燃燒導致的氣候變化推動全球氣溫升高,預計冰的急劇流失將加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說,隨著海平面上升和這些關鍵水源的減少,這很可能會加劇世界各地的經濟、環境和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