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股市漲幅達到9%,創三年來新高。因看好人工智慧(AI)的高增長前景,半導體、資訊技術等高科技股猛漲,起到帶頭作用。在此前貨幣寬鬆環境下產生的大量熱錢,受美歐降息預期以及美國經濟保持堅挺的影響,開始大舉進場買入。
截至3月29日,反映全球股市整體走勢的明晟全球指數已連續三天突破新高。與2023年底相比,2024年一季度漲幅達到9.1%,是2020年四季度(12.5%)以來的最高水準。與因債券收益率上升而下跌0.6%的富時世界國債指數形成對照,凸顯風險資產更受投資者追捧。
法國資產管理巨頭東方匯理首席投資官文森特·莫蒂埃表示:“基於企業利潤和·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超預期增長,資金轉向股市的趨勢日益明顯。”出於對美國經濟軟著陸的樂觀情緒而變得活躍的風險資金將目光投向AI。
捷迅-輝盛工作站對股票市值在500億美元以上的全球約400家大企業從2023年底到2024年3月底的市值變化進行了分析,發現AI相關企業的漲幅普遍較高。
漲幅最大的美國超微電腦公司(SMCI)市值猛增3.7倍,達到591億美元。該公司設計和製造支持AI的高性能伺服器,是排在第二位的美國半導體巨頭英偉達(增長85%)的合作夥伴。
大漲的起點是該公司1月18日公佈2023年四季度的預估業績,比預想高出約30%。受股價大漲影響,原被歸為中盤股的SMCI已被納入標普500指數,因此存在感和知名度暴增。
可以說,今年一季度AI行情的範圍有所擴大。市值增長近50%的美國戴爾技術公司也推出使用AI晶片的伺服器,憑藉良好業績獲得認可。3月中旬,美國銀行預測稱,AI伺服器行業的銷售額“在2027年前都將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長”,強調供應商也能獲得巨大紅利。
金融科技相關股票也表現良好。美國加密貨幣交易巨頭“比特幣基地”公司因比特幣價格飆升帶來的回購增加而股價上漲55%。今年3月,巴西新興數字銀行努班克公司的母公司Nu Holdings刷新了2021年12月首次公開募股以來的最高股價。
另據《日本經濟新聞》4月3日報道,2024年一季度石油和糧食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國際大宗商品指數創下一年七個月來的新高。在美國經濟形勢堅挺和供應風險令人擔憂的背景下,石油價格上漲。由於異常天氣影響收成,可哥豆等價格飆升。另一方面,庫存充足的天然氣等價格大幅下跌。
顯示國際大宗商品綜合價格動向的富時核心大宗商品CRB指數3月底為290,創下2022年8月底以來的最高值,與2023年底相比,季度漲幅達10%。
推高該指數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石油價格上漲。
倫敦市場可哥豆期貨價格3月26日一度突破每噸8000英鎊(約合10000美元),創下歷史新高。而2023年底為每噸3300英鎊。
日本市場風險諮詢公司的新村直弘認為:“二季度美國經濟增速或將放緩,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趨勢或得到抑制。”
不過,他還指出,由於6月以後可能發生拉尼娜現象等,大宗商品價格或將再次上揚。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