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人工智慧等高科技產業需要稀土。到目前為止,中國佔據稀土市場主導地位。專家表示,這種情況短期內不會改變。
美國總統特朗普希望在烏克蘭或格陵蘭開採稀土,從而打破中國的主導地位:電動汽車電池、人工智慧等產業都需要稀土。但專家表示,對中國的依賴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這是德國原材料署在柏林公佈的一項研究得出的結論。
主要原因是目前國際稀土市場價格較低。“目前所有開採或加工稀土的公司都面臨經濟問題,”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哈拉爾德·埃爾斯納說,“即使是在中國也是如此。”這使得其他國家因經濟考量影響開發新礦床意願。此外,中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往往缺乏開採和加工這些材料所需的基礎設施。
德國原材料署專家預測,未來對稀土的需求可能會大幅增加,“但市場上仍很少注意到這一點”。而且,中國以外的新專案難以實現盈利。
專家表示,這可能是特朗普對格陵蘭島感興趣的原因之一。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格陵蘭島的稀土儲量高達150萬噸,但迄今為止尚未進行開採。2021年,格陵蘭島政府禁止鈾礦開採,中國支持的格陵蘭島稀土專案隨之停頓。
研究顯示,2023年,中國稀土礦產量占全球稀土礦產量的70%左右,深加工占比更高達93%。2023年,德國共進口了5200噸原材料,其中71%直接來自中國。在德國,90%的稀土用於製造汽車、化工廠和煉油廠中淨化廢氣的催化劑。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