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Huw Jones 報導 全球證券監管機構IOSCO週四提出了詳細的指導意見,說明監管機構應如何更密切地監督股票交易所,以消除業務實踐變化帶來的風險。
彙集了美國、歐洲、亞洲和其他地區金融監管機構的IOSCO表示,過去20年,交易所越來越多地成為上市公司,同時在某些情況下保持自我監管。
IOSCO在報告中表示,隨著交易所遠遠超出了在互助結構下上市和交易股票的傳統角色,交易所在地理上擴大了範圍,並向技術和數據服務領域多元化。
報告補充稱,在歐洲,英國退歐導致交易所和其他類型交易場所的跨境運營增加。
IOSCO表示:“市場演變影響了交易所和交易所集團的組織方式,這可能會產生新的利益衝突,以及運營和組織上的相互依賴。”
“這可能會引發有關交易所監管職能和責任的潛在風險和挑戰,以及監管問題。”
在一些擁有多個董事會的交易所集團中,董事會成員在多個董事會任職——這種做法被稱為“雙重身份”——以降低成本和複雜性。
然而,IOSCO表示,這種做法可能會損害董事會成員以他們所服務的每個交易所的最佳利益行事的能力,特別是當交易所集團內部或與股東存在分歧或利益衝突時。
該報告為監管機構提出了六項“良好做法”,以評估交易所的結構,以確保交易所履行監管義務的方式獨立,確保在集團中的每個交易所層面保持控制。
報告補充稱,監管機構還應確保對其管轄範圍內的跨國交易所集團的活動進行充分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