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Emma Rumney 報導 新冠疫情、氣候變化和戰爭的綜合影響阻礙了全球各國政府減少煙草使用的計畫,導致預計9500萬人戒煙的努力受挫。一份由57個宣導團體支持的報告於5月30日發佈。
各國政府曾計畫在2010年至2025年間將15歲以上人群的吸煙率降低30%,作為與2015年達成的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相關的行動計畫的一部分。
但由於其他優先事項迫使各國將資源從實施《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中轉移出來,該公約由168個國家簽署,因此實現該目標的時間表在2024年被延長了五年。
“這一延遲意味著估計有9500萬人將繼續吸煙,否則他們本可以在2025年前戒煙,”該報告稱。該報告提交給了聯合國經濟和社會理事會,該理事會負責監督全球可持續發展。
儘管各國政府在減少吸煙人數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未能達到30%的減煙目標意味著全球仍有12.078億人吸煙,而非報告中基於吸煙率和人口數據計算的11.124億人的目標值。
該報告由加拿大控煙與健康行動組織發佈,並得到無煙兒童運動、英國癌症研究協會等組織的認可。報告警告稱,若延遲持續,煙草使用可能導致數百萬額外死亡。
聯合國已承認,資金短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及疫情相關擾亂已使全球在17項廣泛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偏離軌道。這些目標旨在減少貧困和饑餓,並提高醫療保健和教育的機會。
支持ASH Canada報告的組織呼籲各國政府加大對煙草控制政策的努力,包括提高稅收和實施吸煙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