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Pratima Desai報導 五位知情人士表示,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正在研究將香港作為擴大其全球金屬倉庫網路的地點,希望在那裏取得成功可能會為其最終目標中國大陸打開大門。
自2012年香港交易所(HKEx)以22億美元收購LME以來,在全球最大的工業金屬消費國中國註冊倉庫以儲存LME交易的金屬一直是一項戰略目標。
在路透社看到的去年12月向LME倉儲委員會提交的一份報告中,該交易所表示,該地區的公司表示有興趣將香港作為一個儲存工業金屬的地方,作為中國大陸的替代品。
LME的報告稱:“大約有十家國內和地區LME市場參與者……最近直接向LME或通過HKEMCA(香港能源、礦業和大宗商品協會)表達了對這一舉措的興趣。”
“LME在香港的倉庫可以被視為中國大陸和香港之間深入合作的展示,”演講說。該公司還表示,香港作為一個良好的配送地點(GDL),“彌補了LME配送網路中令一些中國客戶失望的差距”。
香港交易所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LME積極與全球行業參與者合作,以確保LME倉庫網路繼續為金屬行業提供最大的全球連接,”LME在回應評論請求時表示。
“在評估潛在的新交割點時,我們會考慮許多重要標準……在與市場溝通之前,我們也會與相關的LME諮詢委員會討論這些標準。”
消息人士稱,任何消息人士都沒有給出該提案的時間表,但在將香港列為GDL的道路上存在幾個障礙。
兩位消息人士表示,他們對在香港投資的想法持謹慎態度,因為中國對香港外國公司和個人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這帶來了風險。
中國是否尊重香港法院下令清算房地產巨頭中國恒大集團的決定,可能會加劇或緩解對中國在香港權力的擔憂。
其中三位消息人士表示,這一想法存在缺陷,原因是香港存儲空間的成本過高,而且在有147年曆史的倫敦金屬交易所交易的銅和鋁等工業金屬進口量微不足道。
“LME認為這是進入中國的潛在門戶,但政治形勢並不健康,人們不想在香港投資。這是事實上的中國,”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
“香港當局需要中國開綠燈,在那裏他們將面臨多年來一直存在的同樣問題:當地的阻力和監管障礙。”
中國法規以及當地競爭對手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的抵制,使LME向中國擴展其倉庫網路的嘗試受挫。
然而,由於中國交易所面臨著在整個亞洲進行創新和擴張的壓力,情況發生了變化。上海期貨交易所正在考慮將金屬倉儲網路擴展到中國以外,而倫敦金屬交易所正計畫使用上海交易所的價格推出新的金屬合約。
上海期貨交易所和中國證監會均未回應置評請求。中國證監會將批准LME在中國開設倉庫。
通常,LME只批准在消費和進口大量工業金屬的國家設立工廠。
香港進口的銅和鋁等工業金屬只占全球供應量的一小部分。
LME表示:“香港不是傳統的基本金屬儲存中心,由於附近港口價格較低,目前沒有吸引大量金屬流入。”
消息人士稱,LME亞洲網路中的好交貨地點包括臺灣、韓國和馬來西亞的港口,這些港口都是儲存金屬的廉價地方。
新加坡也包括在LME的網路中,但價格更貴,雖然它不消耗大量金屬,但它被用作中轉地點。
其中兩位消息人士表示,香港的租金可能是LME系統倉庫最高租金的四倍,鋁、銅、鋅和鎳的最高租金約為每噸50美分。
LME承認了這一點,在陳述中表示,倉庫租金必須由香港政府補貼,“才能成為商業上可行的選擇”。
香港政府對LME倉儲的其他支持可能包括“最近獲得授權的LME金屬獲得了跨越大陸邊境的“快速通道”海關身份”。
香港政府將路透社轉交給港交所,以回應置評請求。港交所表示“這是倫敦金屬交易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