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Ben Makori 和 Sachin Ravikumar 報導 在倫敦市中心的一組鐵路拱門下,成千上萬只小蒼蠅嗡嗡作響,展示著有助於應對氣候變化的昆蟲養殖技術。在其研究中心,成立八年的初創公司 Entocycle 正致力於展示如何大規模採用將富含蛋白質的蟲子變成雞和豬的食物的過程。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基蘭-惠特克(Keiran Whitaker)解釋說,蒼蠅本身以幾乎所有食物垃圾為食,比大豆等傳統動物食品對地球更有益,因為後者的碳足跡要大得多。他說:”我們砍伐雨林來生產大豆,我們過度捕撈海洋來捕獲魚粉,然後把它們變成蛋白質飼料,再運往世界各地餵養動物。這是不可持續的。”
近年來,隨著動物飼料需求的激增,昆蟲蛋白已成為農業和水產養殖業的一種流行替代品,包括美國食品巨頭嘉吉公司在內的許多公司都在使用昆蟲飼料。
惠特克預計,Entocycle 公司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實現盈利。該公司旨在為昆蟲養殖業帶來工業級的效率,其設計的硬體包括精確測量裝置、機械臂和用於繁殖昆蟲的溫控裝置。
頭頂上火車的隆隆聲和蒼蠅糞便的刺鼻氣味在辦公室裏彌漫,工程師和穿著白大褂的生物學家們正準備在未來幾周內大幅擴建 Entocycle 的研究中心。
蟲子生意
這項工作的核心是不起眼的小黑兵蠅,它被公認為是一種更環保的蛋白質來源,具有幫助應對氣候變化的潛力。
惠特克說:”它是最快速、最便宜、最可持續的養殖昆蟲,而且它是一種在世界各地都能找到的無病、無蟲害的物種,”這種昆蟲在蠕動的蠕蟲狀幼蟲階段就能變成可包裝的蛋白質。”
倫敦中心飼養的大部分黑兵蠅都能成為昆蟲蛋白。但也有一小部分是在潮濕的昆蟲房裏繁殖的,它們會在那裏啃食食物垃圾(從過期的三明治到當地釀酒廠丟棄的大麥等有機物)數日,然後產下數百枚卵,使迴圈得以繼續。
英國昆蟲學家喬治-麥加文(George McGavin)稱黑兵蠅是食用昆蟲產業的超級明星,他說昆蟲養殖有助於在很小的空間和很短的時間內生產 “大量蛋白質”。
麥加文說:”昆蟲養殖實際上提供了一種非常可行的替代方法–這種方法效率高,相對容易操作,而且我認為沒有任何生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