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Andrew Hayley 報導 最新數據顯示,俄羅斯超越沙烏地阿拉伯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商,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俄羅斯為中國加工廠購買大量折扣原油。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去年俄羅斯向中國運送了創紀錄的1.0702億公噸原油,相當於每天214萬桶,遠遠超過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拉克等其他主要石油出口國。
自沙烏地阿拉伯的進口量(此前為中國最大的供應商)下降了1.8%至8596萬噸,由於這家中東石油巨頭將市場份額讓給了價格更低的俄羅斯原油。
由於西方對克里姆林宮2022年入侵烏克蘭實施制裁,許多國際買家避而遠之,去年大部分時間,在西方施加的價格上限下,俄羅斯原油交易價格大幅低於國際基準。
中國和印度煉油廠對折扣石油的需求加速,推動俄羅斯埃斯波原油價格在2023年期間上漲,突破了七國集團在2022年12月實施的每桶60美元的價格上限,因為規避制裁的替代運輸和保險選擇激增。
據交易消息人士透露,12月交貨的ESPO原油價格與ICE布倫特基準價相比,每桶折扣約50美分至20美分,而10月交貨的原油價格溢價1美元,3月交貨的原油價格折扣8.50美元。
與此同時,沙烏地阿拉伯從7月開始上調其標誌性的阿拉伯輕質原油價格,促使一些煉油廠尋找更便宜的原油。
為了支撐油價,全球三大石油生產國中的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去年宣佈減產和出口。
沙烏地阿拉伯本季度將減產100萬桶/日,而俄羅斯表示將把今年的出口從30萬桶/日削減至50萬桶/日。
中國煉油廠使用中間商來處理俄羅斯原油的運輸和保險,以避免違反西方制裁。買家還將馬來西亞附近的水域作為來自伊朗和委內瑞拉的制裁貨物的轉運點。
去年,標記為來自馬來西亞的進口貨物增長了53.7%。儘管美國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政府與其政治反對派達成協議後,美國於10月放寬了對加拉加斯的制裁,但中國在12月沒有報告委內瑞拉原油的正式裝運。
儘管北京和華盛頓之間存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但去年從美國運往中國的貨物激增81.1%,因為美國原油產量增加。
2023年中國原油進口總量達到創紀錄的5.6399億噸,相當於1128萬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