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Chen Aizhu 報導 分析人士表示,由於對旗艦專案延期的期望越來越大,美國的制裁對俄羅斯增加海運液化天然氣(LNG)出口以抵消向歐洲管道天然氣出口下降的計畫構成了重大障礙。
俄羅斯是繼美國、卡塔爾和澳大利亞之後的世界第四大液化天然氣生產國,其雄心勃勃,計畫到2030-35年將其產量增加兩倍,達到1億多公噸,使其在全球市場中的份額從目前的8%增加到約五分之一。
但是,儘管莫斯科成功地將原本打算出口到西歐的石油轉向了中國和印度,但在制裁面前,對液化天然氣的限制影響更為嚴重,因為能夠攜帶液化天然氣的油輪數量相對較少,而且俄羅斯缺乏技術和資金。
俄羅斯將天然氣銷售轉向中國的努力迄今為止取得了有限的成功,因為通過擬議的西伯利亞2號管道將目前對中國的銷售增加一倍以上的長期談判尚未達成一份可靠的合同。
與此同時,俄羅斯最大的液化天然氣生產商諾瓦泰克公司控制的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專案面臨延期,三位業內人士表示,由於該問題的敏感性,他們不願透露姓名。
他們表示,該專案提供的商業液化天然氣供應預計不會早於2024年第二季度或更晚,而諾瓦泰克公司表示,他們將在第一季度啟航。
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的三列火車每年可生產1980萬噸液化天然氣和160萬噸穩定的凝析油。
這使得它成為俄羅斯在去年國有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向歐洲的管道天然氣出口減半至略高於1000億立方米(bcm)後,提高能源收入計畫的核心。
克里姆林宮依靠能源銷售,去年能源銷售占俄羅斯出口總收入的57%和國內生產總值的27%。
不可抗力“警鐘長鳴”
行業消息人士上周告訴路透社,美國制裁已經導致諾瓦泰克宣佈該專案供應不可抗力,俄羅斯表示,美國的制裁反映了華盛頓希望消除其液化天然氣競爭對手的願望。
《生意人報》週一報導稱,由於擔心制裁會帶來強烈反彈,外國股東暫停參與該專案,並宣佈放棄對該工廠的融資和承購合同的責任。
液化天然氣運輸和經紀公司Poten&Partners的Jason Feer表示,俄羅斯無法履行合同義務的聲明對俄羅斯未來的液化天然氣專案來說是一個“警鐘”。
他說:“1號列車是迄今為止最先進的專案,因此那裏的不可抗力表明,目前很難推進其他任何專案。俄羅斯也可能需要一些外國設備和其他支持來完成其他專案,制裁也使這變得困難。”
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專案位於吉丹半島,該半島延伸至西伯利亞以北的喀拉海。
諾瓦泰克公司(Novatek)將自己定位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替代者,擁有該專案60%的股份。中國國有石油巨頭中海油有限公司(CNOOC Ltd)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各持有10%的股份,法國的TotalEnergies以及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Mitsui and Co)和JOGMEC組成的財團也持有10%的股權。
其問題包括通過將天然氣冷卻至零下162攝氏度(零下259.6華氏度)將其轉化為液體的技術挑戰。
新加坡中小型液化天然氣解決方案提供商C-LNG的創始人Sunny Xu表示,中國有能力建造液化模組,但由於需要先進的關鍵設備,在設計和建造方面缺乏經驗,分析師表示,俄羅斯也是如此。
徐說:“中國公司可能有自己的解決方案,但效率如何?這是個問號。”
一些擁有技術專長的西方公司因烏克蘭衝突而離開了俄羅斯。
法國工程集團Gaztransport & Technigaz (GTT)於1月暫停了與俄羅斯造船公司Zvezda簽訂的15艘破冰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的合同。
費爾表示,在液化天然氣專案中很難取代GTT。
“還有其他幾家公司提供圍護系統,但GTT是領先的公司,我不知道其他系統是否已被主要租船人和船東接受,”他說。
他說,他懷疑該專案的首列火車能否達到諾瓦泰克公司所說的今年660萬噸的運力。
油輪預訂競賽
該專案還面臨著保護天然氣運輸船的挑戰。
諾瓦泰克公司表示,將為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專案在俄羅斯“明星”船廠建造15艘Arc7級冰級油輪,這些油輪能夠穿越2米厚的冰層。
韓華海洋(前身為大宇造船與海洋工程公司)將再建造六艘Arc7油輪,其中三艘由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訂購,三艘由俄羅斯領先的油輪集團Sovcomflot訂購。
但韓華在監管檔中表示,由於對俄羅斯的制裁,Sovcomflot訂購的三艘油輪被取消。
來自莫斯科BCS Global Markets經紀公司的羅納德·史密斯表示,附近的已經投入運營的亞馬爾液化天然氣專案可能會與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專案共用一些油輪。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預計諾瓦泰克公司將獲得所需的全部Arc7油輪,”他說。“然而,這可能需要比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專案最初設想的更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