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西安是傳統熱點旅遊城市。來到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是熱門打卡地。
這條南北長2100米、東西寬500米的街區,密集分佈著當地的文化地標:大雁塔北廣場等四大廣場、陝西大劇院等四大文化場館、“開元盛世”等五大文化雕塑。一場接一場的文化演出,更是拉滿了街區的文化氛圍。
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定位為開放式休閒街區,致力於打造一個主客共用的美好生活空間,更好發揮在城市文化形象和城市文化建設方面的功能,這不僅讓街區人氣更高,也為西安這座城市發展注入新活力。
文旅融合的大餐
暮色四合,晚風拂面。大唐不夜城熱鬧起來。
一襲白衣的“李白”,立於古色古香的華燈之上,衣袖翩翩,氣宇非凡,“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身著華麗仕女服、手拿一把輕盈團扇,舞蹈演員翩翩起舞,身姿輕盈,吸引眾多遊客駐足。
彩車巡遊開始,花車上的演員與人們熱情互動,輕歌曼舞中展示盛唐文化,讓遊客沉浸式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密不可分,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讓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文化是旅遊的靈魂,以文化為魂打造旅遊目的地,大唐不夜城是其中代表之一。
翻開大唐不夜城的演出節目單,10多場文化演出輪番上演、精彩不斷。觀眾既可以對照演出時間表,選擇自己中意的演出,也可以在街區走走逛逛,與演出在不經意間邂逅。
今年以來,大唐不夜城接待遊客量持續保持高位。每逢節假日,街區不斷迎來客流高峰。“五一”假期,大唐不夜城日均客流量達到45萬人次。
大唐不夜城的火熱,最大依託就是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十四五”旅遊業發展規劃》提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在休閒街區的建設中,文化特色是否鮮明成為一個重要考量指標。
大唐不夜城所在的曲江新區,上世紀90年代還是一片荒地。西安市政府擬建曲江旅遊景區,規劃設計曲江“七園一城一塔”佈局,其中,“一塔”是大雁塔,“一城”就是大唐不夜城。
建設之初,一磚一瓦、一景一設都圍繞文化做文章。走進街區可以看到,不管是大型場館,還是沿街商鋪,都是統一的唐風,就連燈柱、花缸和垃圾桶,都無一例外。細節上的“繡花功”,成就了極致體驗。
只有硬體遠遠不夠,還要在軟體方面下功夫。結合優秀傳統文化,大唐不夜城每晚推出的街區演出,吸引了眾多遊客。此外,以陝西大劇院、西安音樂廳、西安美術館、新華書店等為代表的文化場館以及曲江藝術博物館等10餘家博物館坐落街區,常年進行藝術展覽、劇碼表演、新書發佈,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營造更加濃郁的文化氛圍。
近年來,中國國潮文創走熱,成為文旅融合的一個重要載體。“遇見長安”系列定制盲盒、“不倒翁小姐姐”定制手辦……大唐不夜城緊跟消費趨勢,深挖傳統文化內涵,開發了既有街區特色又有新意趣味的文創產品,深受遊客喜愛。
實踐證明,傳統文化用好了,一定可以轉化為旅遊業的持久魅力。去年3月,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發佈《關於確定第二批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的公告》,正式確定大唐不夜城步行街為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
新意十足的體驗
在大唐不夜城,根據遊客喊聲音量調節水量的“喊泉”,是人們打卡體驗的熱門專案。隨著多名遊客發出呐喊,噴泉水柱的高度不斷發生變化,聲音越大,水柱越高,最高可以達到6米。
很多人不知道,“喊泉”以前其實只是一個普通噴泉。專案蝶變,竟然源自一次“誤會”。2019年國慶假期,百餘名來街區遊覽的遊客,誤將噴泉當作“喊泉”,結果沒能如願。
遊客有需求,景區有行動。得知這一“誤會”後,大唐不夜城充分調研分析遊客需求,果斷將噴泉升級改造為“喊泉”。回應遊客需求的創新,很快受到了遊客喜愛。
當前,中國旅遊消費需求加速釋放,呈現多樣化、個性化、品質化趨勢。激發旅遊發展更大活力,關鍵要通過加大優質旅遊產品供給力度,用更適配的產品和服務,讓人們更願意走出家門、擁抱詩和遠方。
在中國一些地方,有些以前人山人海的地標性街區,客流量出現下降。究其原因,往往在於業態陳舊,無法滿足消費新需求,也就漸漸失去了人們的青睞。
大唐不夜城的火熱,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持續不斷地研判消費新趨勢,不斷推陳出新。
漫步街區,新意滿滿。安裝的觸控電子屏,方便市民遊客全方位遊覽不夜城;建成刷臉支付商圈,提升人們的購物體驗;數百根集成杆,集無線WiFi、音樂廣播、視頻監控、人臉識別於一體,可視對講報警按鈕,按下便可一鍵連接安保指揮中心,為安全遊覽街區保駕護航;VR體驗中心讓市民遊客在虛擬現實的世界裏,感受科技的魅力,用“傲鷹無人機”以第一視角,全方位俯瞰大唐不夜城的美景,感受智慧旅遊的奇妙……
新技術是文旅創新的重要助力。隨著增強現實、虛擬現實、人工智慧等科技在文化和旅遊領域的廣泛應用,街區的演藝、夜遊、展覽展示等文化主題活動也在加快創新步伐。
唐代名畫眾多,《步輦圖》《揮扇仕女圖》《搗練圖》等都是傳世名作。如何將畫作中的精彩以更加生動的方式呈獻給遊客?
如畫卷般徐徐展開的舞臺上,穿著華麗服飾的演員從名畫《揮扇仕女圖》中優雅地走出,向觀眾展現揮扇、撫琴、臨鏡、閑憩等各具風情的場景……大唐不夜城推出的《戲演壁畫》演出,使原本扁平的畫面立體化,將人們對畫面的想像延伸出來,用一種別出心裁的方式演繹了傳統文化的底蘊。
主客共用的空間
在大唐不夜城,一個現象很有意思:這裏不僅是外地遊客打卡體驗的熱門景點,也是眾多當地居民休閒娛樂的去處。
如何定位自身在城市發展中的角色和作用,是街區建設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既要滿足外地遊客旅遊度假需要,也要服務於本地居民休閒生活,是街區規劃設計和建設佈局的重要標準。
規劃建設伊始,大唐不夜城放棄門票等收費專案,定位為開放休閒街區。門票收入少了,但綜合帶動作用大了。如今,街區成為主客共用的美好空間,更好地體現了旅遊的綜合帶動作用,發揮了旅遊服務美好生活的功能。
旅遊是綜合性產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據測算,旅遊業每收入1元帶動相關產業收入4.3元。在大唐不夜城,“旅遊+”和“+旅遊”的業態越來越豐富,餐飲、娛樂、購物等多種業態與旅遊融合發展,給遊客帶來更加豐富的體驗。
除了唐食坊、遇見唐文創店等大唐不夜城裏的沉浸式消費空間,大悅城、銀泰百貨等大型商業綜合體也會聚於此,威斯汀、溫德姆、嘉悅裏等酒店陸續進駐,同盛祥、德發長、春發生、西安飯莊等“老字型大小”餐飲聚集街區。人們在體驗街區文化的同時,也可以非常方便地享受各項生活服務。
街區的帶動作用,還在不斷外溢。
“這款漢服是比較受歡迎的款式,喜歡的朋友可以來店裏試穿。”在“唐潮十三嘟”漢服體驗館大唐不夜城店,運營負責人惠倩正通過抖音直播介紹店裏的產品和服務。惠倩是土生土長的西安人,之前在外地工作,看到家鄉文旅市場的火熱和漢服體驗消費的機遇,決定回鄉創業。
在大唐不夜城,身穿漢服留影拍照的遊客隨處可見。抖音生活服務發佈的數據顯示,4月以來,“漢服體驗”訂單環比增長了47%。其中增速最快、體驗消費最集中的城市就是西安。在街區及周邊,分佈著數量眾多大大小小的漢服體驗館,為遊客提供漢服妝造、跟拍攝影等服務。漢服體驗成為當地推進文旅融合和豐富旅遊供給的一個著力點。
大唐不夜城的漢服體驗之所以受歡迎,一是因為豐厚的文化底蘊,二是因為獨特的建築風格。遊客身穿漢服,行走在唐代文化主題和建築風格的街區,非常自然地融入其中。對於很多遊客來說,這是一種有趣而且難得的體驗。
“想過能火,沒想到這麼火。”開業一年多來,惠倩運營的店鋪整體營業額從每月幾萬元快速增長到每月過百萬元,其中大部分訂單來自線上。有時候,一場抖音直播活動就能賣出幾十萬元。
“旅遊消費潛力巨大。我們將繼續堅持守正創新、提質增效、融合發展,為市民和遊客打造更多元化、個性化、高品質的體驗,讓街區更好服務美好生活,也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大力量。”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負責人說。
旅遊休閒街區是重要的旅遊載體,也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助力。中國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指導各地注重找准定位、科學規劃、培育業態,在建設主客共用的休閒空間、提供沉浸式文旅體驗、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打造文化創意產品等方面發力,更好開展旅遊休閒街區建設工作,激發文旅消費更加強大的動能。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