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40天的春運中,約90億人次將出行—流動的中國生機蓬勃
年味兒漸濃,春節將至,無論身在何處,團圓始終是人們心中不變的牽掛。當下,每位在外忙碌打拼的遊子都已歸心似箭,開始規劃屬於自己的團圓之旅。
人們對於團聚的渴望有多熱切?一組數據給出答案:據中國交通運輸部預測,在今年為期40天的春運中,大概將有90億人次出遊、探親、休閒,有望創歷史新高。中國公路網預計日均車流量將達到3720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7.5%;中國鐵路預計日均發送旅客量1200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37.9%;民航旅客運輸量預計將突破8000萬人次,較去年增長44.9%……
年年春運至,歲歲有不同。春運不僅是親人團聚的重要紐帶,更是觀察社會進步、時代變遷的獨特窗口。今年的春運有什麼新特點?踏上回家之路的人們又有什麼新故事?今天,讓我們將視角轉向旅途,一起探尋春運的新變化。
春運目的地選擇更多樣
“今年春節怎麼過?”臨近年關,朋友們一見面,“怎麼過年”這個幸福的問題就成了大多數人最溫馨的問候。
隨著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進入恢復發展期,今年春運期間,人們的出行需求預計將會集中釋放,春運的目的地也將更加豐富多彩。
同程旅行發佈的《2024年春運出行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4年春運期間居民不僅出行需求旺盛,目的地的選擇也呈現更加分散的趨勢。除了重慶、北京、三亞等傳統熱門目的地,受冰雪旅遊熱度帶動,哈爾濱、瀋陽等東北主要城市的春運客流量較去年同期也大幅增長。同時,隨著國際航班運力快速恢復,2024年春運期間國際機票價格平均同比下降41%,較低的機票價格也將利好春節出境遊和跨境探親出行。
《報告》指出,2024年春運中國航班家庭出行占比43%,親子出行比例為35%;鐵路方面,家庭出行比例約為27%,親子出行比例約為20%,均創自2019年以來同期新高。同時,前往熱門旅遊目的地的家庭出行比例也呈現上升態勢。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和旅遊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春節期間出遊。未來,春運的假日效應將進一步帶動農業、交通、物流等產業發展,成為中國經濟內在動力湧動的春潮。
自駕客流將創歷史新高
今年春運,除了鐵路、民航持續火爆外,自駕出行成為受更多人青睞的選擇。數據顯示,今年春運40天內會有90億人次流動,創歷史新高。更讓人驚歎的是,這90億人次中有72億人次屬於自駕出行,亦創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35億輛,其中汽車3.36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5.23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4.86億人。汽車擁有量、駕駛員數量的大幅提升加上公路交通基礎設施供給的日趨完善,使自駕成為百姓享受自由出行的一項重要選擇。
“相對而言,自駕出行不僅時間更加靈活,可以點對點直達目的地,方便裝載更多行李,同時還擁有空間私密、對老人小孩友好等優勢。”可持續交通創新中心研究員李紅昌分析稱,總體上,公路網絡發展、機動車普及和駕駛員數量增加等因素,極大促進了自駕出行的發展。
但在便利的同時,72億人次的自駕出行對公路網來說無疑是超大流量。據交通運輸部預測,今年春運期間,預計中國路網日均車流量將達到3720萬輛,比去年同期預計增長7.5%。
針對路網情況,交通運輸部聯合公安部提出了包括加強擁堵路段的疏導、提高收費站的通行能力、優化清障救援在內的重大節假日保障公路出行的“八項措施”,努力保障旅客平安出行。
“人享其行、物暢其流”加快實現
春運,被稱為全球規模最大的人口遷徙。幾十年來,人們想要團圓的心情沒有改變,但腳下的路、乘坐的交通工具卻悄然發生了巨變。
20世紀90年代,慢悠悠的綠皮火車是春運中最常出現的畫面。那段時期,人多車少,一票難求。有的人為了買到回家的車票,很早就在售票點排起了長隊。
“那會兒坐火車回家耗時較長。”在鐵路上工作了一輩子的中國鐵路北京局退休職工回憶,因為一些地方火車線路無法觸達,許多旅客下了火車還得轉乘其他交通工具,走很長的路才能到家。
如今,350公里時速的高鐵列車窗邊可以進行“立硬幣”挑戰,通過高鐵的減速玻璃欣賞祖國壯麗的山河風景也不會頭暈。與此同時,刷臉進站、車廂WiFi、互聯網訂餐、自主選座等一系列過去難以想像的服務舉措,更好滿足了旅客新時代的出行需求。
目前,中國自主研發、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復興號動車組,中國首次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准自行研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噴氣式幹線客機C919國產大飛機,首艘中國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都已經投入春運運營。截至2023年年底,中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5.9萬公里,其中高鐵達4.5萬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7.7萬公里,中國航路航線總里程達23萬餘公里。一件件交通運輸的大國重器,一組組動態增長的里程數據,都讓百姓的春運之路更加便捷、更加舒適。
春運是時代的窗口,映射著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由於科技的應用,今年的春運將變得更加智能、高效。旅客們可以充分利用各類智能設備,獲得及時有效的出行資訊,電子票務系統、車輛定位技術、智能導航等科技手段將為旅客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出行服務。
“目前‘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願景正在加快成為現實,可以說,如今的春運之旅,漸漸變成了一場愉悅的美好旅行。”這既是中國社會發展的時代見證,也是中國發展成果惠及民生的具體體現。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