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AI)大幅提升了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一批類似DeepSeek的中國科技企業,開源共用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全球的普遍應用,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
3月5日上午,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吹風會上,《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陳昌盛提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慧+”行動,就是要抓住這次人工智慧技術突破的機遇,使中國的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規模優勢充分結合,推動人工智慧大模型的廣泛應用,努力推動人工智慧真正能夠賦能千行百業、走進千家萬戶。
DeepSeek開源重塑
全球AI格局
2025年年初,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深度求索(DeepSeek)正式發佈DeepSeek-R1大模型,DeepSeek通過優化演算法設計和硬體配置,大幅降低了AI模型的計算需求,從而降低了AI技術的使用門檻。
憑藉成本效益、推理速度以及開源生態,DeepSeek在全球爆火。2月初,DeepSeek在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應用市場下載排行榜同時登頂。
在DeepSeek之後,阿裏巴巴、百度、位元組跳動等多家公司的AI模型紛紛加入開源陣營。業界人士認為,這些由中國科技企業推出的開源模型將推動AI技術走向普惠,進一步增強中國AI產業的實力,也讓其在全球AI生態系統中佔據更加重要的位置。
業內人士表示,DeepSeek的成功首先在於它的低成本和高效能,而且其開源模式也向世界證明。他表示,中國願意與世界分享AI資源,促進AI的普惠化發展,這意味著,中國正在重塑全球AI的發展格局。
中國AI厚積薄發
中國AI技術創新成果“井噴式”湧現,離不開政策層面的前瞻佈局。早在2017年,中國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提出了面向2030年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2021年,開源相關內容更是明確列入“十四五”規劃中,引發各地積極推動技術革新進程。2024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2025年要抓好的九項重點任務之一是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開展“人工智慧+”行動。
如今,中國孵化超3000萬個開源專案,覆蓋了從晶片到框架再到應用的整個產業鏈。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去年12月數據顯示,中國軟體開發者數量突破940萬,開源參與者數量排名全球第二。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報告顯示,2014年至2023年,中國生成式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超3.8萬件,位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國的6倍。
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數據顯示,當前中國在用算力中心標準機架數超過900萬架,算力總規模全球排名第二,與5年前相比,增幅達到1.85倍以上。
中國作為全球人工智慧發展的主要參與者,正積極實施“人工智慧+”戰略,持續加大在算力基礎設施上的投資,優化全國算力中心佈局,以應對日益增長且多樣化的算力需求。《中國算力發展報告(2024年)》顯示,中國國內建成、在建、擬建的智算中心已達百餘家,遍佈中國30座城市。
隨著更多算力基礎設施持續投入運營,中國算力規模未來將達到更高水準。IDC發佈的《2025年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顯示,2025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將達到1037.3EFLOPS,預計到2028年將達到2781.9EFLOPS。此外,據測算,2025年中國通用算力規模將達到85.8EFLOPS,預計到2028年將達到140.1EFLOPS。按照預測數據,2023—2028年期間,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6.2%,通用算力規模預計複合增速將達到18.8%。
產業增長潛力大
人工智慧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不僅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而且對經濟發展正在產生全方位、全鏈條、全週期的深刻影響。
普華永道預測,未來人工智慧或將對全球GDP產生顯著拉動作用。其中,中國到2030年預計將因AI實現高達7萬億美元的額外GDP增量,相當於2023年全年GDP的40%,成為因AI最受益的經濟體之一。
賽迪顧問認為,2025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增速領跑全球。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在未來10年將呈現出顯著的增長趨勢,並在全球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從2025年到2035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預計將從3985億元增長至17295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5.6%,預計2030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1萬億元。
從過去數年的市場表現來看,人工智慧核心公司股價走勢遠強於大盤。據證券時報·數據寶以中證人工智能產業指數(注:該指數在為人工智能提供基礎資源、技術以及應用支持的公司中,根據人工智慧業務占比和總市值的綜合指標,選取50只最具代表性個股作為樣本股)為基礎,觀察這些AI核心龍頭股的表現。
截至3月5日收盤,上述50只AI核心龍頭近兩年來平均漲幅達到66.15%,超同期上證指數逾65個百分點,9股累計漲幅翻倍,包括寒武紀-U、協創數據、中際旭創等,這些個股與AI產業鏈的晶片、光模組、算力密切相關。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