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Anirban Sen、Anousha Sakoui 和 Kane Wu 報導 受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承諾減少監管、降低企業稅和廣泛支持商業立場的影響,頂級交易商預計明年全球並購(M&A)規模將超過4萬億美元,達到四年來的最高水準。
以下是投資銀行家和並購律師對 2025 年交易前景的評論:
Kirkland & Ellis 公司並購合夥人丹尼爾·沃爾夫
“我認為人們開始有點擔心降息的步伐會越來越慢,而且可能會因為頑固的通脹數字而降低可預測性。一個更難以預測的問題是,你可能有一個目標業務,你已經簽署了交易,正在等待完成交易,但該行業或國家突然爆發了關稅戰。由於關稅對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你所計畫的交易突然失去了意義。所以,你必須為更多的不可預測性做好準備。”
摩根大通北美並購聯席主管Jay Hofmann
“毫無疑問,(特朗普執政時期)反壟斷執法將比拜登政府時期更加寬容,但可能不會像傳統共和黨政府時期那樣寬容。圍繞解除金融業企業過去 20 多年來的一些監管負擔的討論和情緒–這可能是我們認為明年並購最大的上升空間。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稅制更具挑戰性的前景顯然已不復存在。這兩點對經濟和交易都是利好因素。”
巴克萊銀行美洲並購業務主管丹·格拉高斯
“2024 年是我職業生涯中見過的最獨特的年份之一,這一切都與季度有關。第一季度,在北美,100 億美元以上的轉型交易占主導地位。而第二季度,歐洲的交易量有所回升,100 億美元以下的交易量也有所回升。令人略感意外的是,在第三季度,除中國外,我們在亞太地區也看到了一些活動,日本也有一些規模較大的活動。第四季度是私募股權投資的天下,私有化的水準不斷提高。”
德意志銀行並購業務全球主管艾莉森·哈丁·瓊斯
“今年是世界各地發生重大選舉的真正政治變革的一年。現在我們已經渡過了這些難關,我們期望事情會好轉。與此同時,最重要的驅動因素之一是通脹得到控制和利率下降。我們預計,歐洲大公司不僅會進軍美國,也會從美國進軍歐洲。這部分是為了抵消對可能到來的關稅的一些擔憂,部分是因為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市場,相對而言越來越有吸引力。”
瑞銀(ubs)亞太區並購業務聯席主管羅盛生表示
“特朗普提出的關稅可能會在某些受影響最大的行業引發更多的撤資或整合,包括鋼鐵和太陽能。我們不知道影響的程度,但這些行業可能會出現錯位。中國的刺激計畫已經變得更加清晰。市場情緒正在改善。信心回來了。在企業和投資者的信心以及利率企穩的推動下,跨境交易將恢復。在香港、澳大利亞和日本,私有化交易呈上升趨勢,利率更加明確,這將是明年的一個主題。”
摩根士丹利全球並購聯席主管約翰·科林斯
“我們一直在有目的地增加人手,以期待更多的活動。與其他時候相比,我們現在肯定更處於增長模式。 我們有理由相信會有更多的活動,但我當然不知道我們是否期待洪水閘門會打開。對於地緣政治將如何影響跨境交易,無論是進入美國還是離開美國,我認為歐洲也是如此,還存在一些疑問。”
瑞銀(ubs)並購業務全球聯席主管內斯特•帕斯加林多
“我們看到一些公司希望改變其地理足跡或退出某些終端市場。這些不是整合交易,而是旨在加快企業戰略的執行,提高企業的透明度。這與大型合併無關。其中會有一些,但大多數活動將集中在可以用現金完成的轉型附加專案上。”
貝努瓦·德安傑林,德安傑林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我看到歐洲客戶對擴大規模有強烈的緊迫感。歐洲企業正在努力擴大規模,以便能夠在全球競爭,並擁有市場需求的產品——如果有關稅,它們不太可能被徵收。”
斯蒂芬·匹克,巴克萊emea並購業務主管
“我們正在與公司就資本輪換策略進行大量討論,以簡化股權故事,並專注於回報率更高的核心業務。此外,董事會越來越關注並購以實現增長,這比資本回報更重要,我們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下去。銀行業合併和更廣泛的(金融機構)整合浪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